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59章 收复失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9章 收复失地(1 / 2)

陈只面对诸葛亮的发问,神态依旧从容,拱手对答:

“好让丞相知道,陛下御驾现在永安白帝城中。陛下遣属下前来大军处,与丞相通报陛下移驾之事,并请大军暂驻原地,请丞相亲至白帝城去见陛下。”

刘禅在白帝城??

即使多智如诸葛亮,一瞬间竟也惊疑了起来。

陛下为何会在白帝城?为何提前不与自己通知一声??

诸葛亮想着想着,先是略微感觉一丝苦闷,但转而又释然般的笑了起来。

道理也很简单,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年呕心沥血所为何事?不就是为了帮助刘禅成长起来,完成先帝复兴汉室的遗志么?

第五次北伐败后,诸葛亮将丞相府的权柄主动让出,归于朝廷的尚书台,刘禅也逐渐开始亲政了起来。

此番对吴出兵之前,诸葛亮与刘禅约定二人一东一西,诸葛亮自领大军援救吴国,而刘禅则前出白水坐镇北方边陲。

随着西陵战局逐渐接近尾声,无论刘禅亲至白帝城是为了什么,他定然都对战局、对汉吴形势、对天下动向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要做的事情,俨然渐渐有了人君之态。

毕竟是刘备的儿子!

这是好事!哪里会是坏事呢?

刘禅本人的到来已经能代表一切了,诸葛亮甚至连半句多馀的话都没有与陈只发问,只是淡淡点头,回应道:

“好,本相知晓了,明日便留费祎、宗预二人在此统帅军队留守,大军在此驻下,自带杨仪、魏延二人前往白帝城可好?”

陈只低头拱手:“陛下只令属下与丞相传讯,并未交待属下其馀事项,还请丞相自决。”

“好,”诸葛亮道:“明日你与本相同回白帝城!”

十月十九日,诸葛亮带着魏延、杨仪、陈只三人,在两百骑的护卫下来到了白帝城处。

刘禅早得到了通禀,故而带着尚书令蒋琬在白帝城东门外迎接着诸葛亮一行。

“相父此番领军劳苦功高,还请相父速速进城歇息。”刘禅快步迎上前去,拉着诸葛亮的袖子认真说道。

诸葛亮答道:“陛下召臣回返,臣也有许多事情欲要禀报陛下。另外臣给陛下的请罪表文陛下是否已经收到了?”

“什么请罪表文,有什么罪?勿要再说这些了。”刘禅笑笑,侧脸朝着躬身行礼的杨仪、魏延二人点头:“魏将军、杨将军也辛苦了,且随朕和丞相一并入内,朕也有事与你们来说。”

“臣遵旨。”魏延、杨仪二人一并应声,但心里此时都泛起了嘀咕,不知刘禅到底欲要做些什么。

有什么事情待大军回返之后再做不行吗?非要在这时候先将丞相召回?如何这般紧急?

入城之时已是傍晚,刘禅早已令人备下酒宴接风,宴席上刘禅只是与诸葛亮、魏延、杨仪等人说了自己在白水的所见所闻,还细细问了许多吴国兵败的军事细情。虽然刘禅也对吴国的颓丧表示了惋惜之态,但脸上并没有丝毫忧虑、或者恐惧魏国军队的神情。

整个宴席之中,刘禅半点都没说为何急召诸葛亮返回,诸葛亮也同样沉得住气,倒是惹得魏延心中暗自焦躁了许久。

终于,酒宴渐渐撤去,刘禅也终于开口问道:

“相父以为,眼下吴国在西陵郡还能存续多久?”

诸葛亮正色以对:“陛下,臣以为吴国在西陵郡能存多久,完全取决于魏军何时再来进攻。”

“魏国自去年年底出兵,至今年十月,已近一年之久,已是魏国少有这般长的出兵时间。魏军大部自淮南而来,对南方气候颇不熟悉,加之出动二十馀万军队耗费甚巨,恐要至少休养生息两年的时间。故而臣以为,吴国在西陵郡至少还能存续两年。”

刘禅神色如常,轻声问道:“这般说来,相父也认为孙登及其部众全无战力,只待魏国大兵一来便会被魏军吞并了?”

“正是。”诸葛亮答道。

刘禅微微颔首,随后又问:“那相父欲将费文伟领两万兵留在永安作何呢?就算魏国不出动二十万兵就算出动十万、八万,费文伟与孙登加在一起四万馀人能挡住么?”

诸葛亮平静作答:“若孙登自己当不能挡,若我大汉出兵协助,以四万人守备十万人且待朝廷大军来援,或许当行。”

“或许”刘禅小声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也就是说,相父也没有万全之把握了?”

诸葛亮点头:“陛下,兵凶战危,非人力所能预测,战况如何还是要从阵上来论的。”

刘禅笑笑,眼神又朝着蒋琬、杨仪、魏延,以及侍立在自己身侧的陈只都看了一遍,而后又看向了诸葛亮的方向,认真说道:

“既然孙登此人无能,吴军全难坚守,必须要待汉军来援方能守住那大汉还要这个盟友作何呢?”

诸葛亮的表情瞬间严肃了下来,回问道:“陛下何意?”

刘禅也正色回应:“朕说,吴军总数不过两万馀,与其交由孙登来领,且不受大汉辖制,为何大汉不将此两万馀残部吞灭为好?再由汉将镇守西陵,岂不比吴人镇守西陵更好?”

“细细说来,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曹、孙二家皆是叛汉篡汉之逆贼。此前汉与吴结盟友好,实是出于防备魏国军事而出的下策。如今既然吴不能牵制魏国半分,军事上要大汉来援,粮草也要大汉国中供给,那以朕来看,这个吴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若西陵不能守,守在永安也是一样的!”

“陛下!”诸葛亮当即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如今魏国疆域愈大,占据优势,汉、吴之间不应再内耗半分了!”

“是内耗么?”刘禅正襟危坐,抬起头来与诸葛亮的目光直直对视,竟没有半分怯场之感:“朕只问相父,既然孙登处处有求于大汉,还不能阻挡魏国半分,朕为何还要留着孙登?朕知道他有两万馀吴兵,相父能不能帮朕想个法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