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杆子资源略少,芨芨也不是无限的,估计能扎个五六千把就差不多了。
想要继续扎,就得从其他地方找芨芨草。
不过想想后世队里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各乡镇跑着割苦豆子割芨芨草,李龙相信只要把这事放出去,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跑到北面沙窝边缘……
沙窝边缘?
李龙突然想到,以前大哥所在的那个兵团的连队,他们也有资源啊?虽然能作杆子的杨木少了点,但北沙窝里多的是红柳和梭梭,这个做杆子也很结实耐用。
重点是芨芨草多啊,那个连队北边沙包边缘有大片的芨芨草。
还有韩大春所在的连队也是类似的。
如果能让他们也扎大扫把,那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这么一想,李龙感觉肩头上的压力顿时就减轻不少。
接下来他又去了梁东楼家里。
梁文玉正在院子里清理拖拉机。今年割麦赚了钱,要把欠李龙的账还上。眼下梁文玉已经进了村委,成了村里年轻人的榜样。
别说年轻人了,村里买拖拉机的他家是头一个,今年收割机一起,钱呼拉拉的进来,羡慕死别人了。
有些人酸酸的说梁家结了门好亲家,但这玩意儿最开始谁能想到?
李建国和这个村里许多人都认识,一开始他和梁月梅没结婚的时候,这个村里有几个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李建国和梁月梅结婚那几年,梁东楼家境要好一些,时不时的会接济李家,村里说闲话的不是没有,就连梁家二女婿都有闲话。
当然,现在不提了——李家发起来了,不光发起来了,还没忘记提带岳家,现在梁家无异已经成了村里的头一家。
吉普车开进院子,村里不少人都看到了,有些人会在门口看热闹,有小孩甚至追进了院子里。
梁东楼坐在葡萄架下看书,陈秀珠在菜园子里摘着西红柿,准备做酱留种。
“小龙过来了?”梁东楼看到李龙下车,他取下架在鼻梁上的水晶石老镜放在一边,笑着说:“家里忙完了?”
“家里不太清楚,应该快了吧。主要是我这边来大活了,想看看文玉和你们有没有空来干。”
“啥活?”一听有大活,看到李龙后打招呼进屋倒水的梁文玉一下子来了精神。
“扎大扫把。”李龙说道,“先前和你们说过,现在任务下来了,你们看最近忙不忙,不忙的话,能干就干一下子。”
“干自然能干,就是这个芨芨草和杆子……咱队上没有啊。”梁文玉搓着手。
困难肯定是有的,不过李龙早就替他想好了:
“杆子去山里砍,芨芨草到后面沙窝那里割。反正你们有拖拉机,这活不难。杆子可以往后放一放,拉一车芨芨草回来,能扎上百的扫把。”李龙说道,“然后再砍杆子,不行你就分人。当然如果弄不过来,去清水河那边,有人已经砍好杆子了,给你们匀一两千是没问题的,不过一根杆子八毛钱。”
“那大扫把多少钱?”梁文玉问道。
“我打算让你帮我看着检查。”李龙说道,“光你们扎肯定不能,得把村子里的人动员起来,一个大扫把三块五。你组织,带检查,一个扫把我给你五毛钱的检查费,咋样?”
咋样?当然行了啊!
一直沉默的梁东楼说道:
“小龙你想着我们这边要多少大扫把?”
问题问到了关键处。
少的话,值不当那么大折腾。
“至少五千把吧?就算五千把搞不成,三千也行,越多越好。”李龙说道。
“五千?”五千把的话,只要交上去,落到梁文玉手里,至少就是两千五百块钱!
一个月时间,这活可比割麦要容易多了。
当然,也考验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来,小龙,吃个洋柿子。”陈秀珠提着一筐西红柿从菜园子里出来,拿一个熟透的递给李龙,“味道好的很。”
李龙笑着接过来,擦了擦,一掰两半,一半递给梁东楼,梁东楼摆摆手,“我不吃,你吃吧。这活,能干!”
柿子酸甜,汁水丰富。
既然能干,那李龙就把注意事项给梁文玉说了一遍,基本上就是重复在孟海那里的那些条条框框,只是说的更仔细。
毕竟孟海已经干过两年,梁文玉这边是才开始。
李龙这边刚说完,门口有人声,李龙扭头看,是梁文玉的二姐夫杜海华,和二姐梁星梅,还有孩子。
两个人带着孩子进了院子,孩子立刻就围着吉普车不动了。
杜海华和梁星梅过来,李龙打了招呼后,便没再说话。
主要的事情说完了,他其实已经可以离开了。
杜海华夫妻过来,他能猜出来,可能也就是因为自己过来,他们听说后匆匆赶过来,拉关系或者看看有没有机会。
这年头市场已经搞活,谁都想让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些,无可厚非。
正好梁文玉搞这个活,也需要有自己人帮忙,当然这个就不需要李龙来说了。
所以当杜海华问起李龙目前在忙啥的,他就把扎大扫把的事情,包括这边村里的任务交给梁文玉情况说了。
杜海华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李龙没在这里多呆,他和梁东楼他们打个招呼后,便匆匆离开,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四小队那边好说。李龙回到李家的时候,大哥正在整修拖拉机。麦子已经基本上收完了,该交的公粮也都交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
李建国现在搞拖拉机,主要还是为下一步犁地做准备——已经有好些人家都过来打招呼,希望自家的麦地能让李建国开的新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来犁。
现在要交的公粮包括麦、油葵、玉米,四小队原本还有稻子的任务,因为种植面积变小,最终取消掉了。
李龙简要的把扎大扫把的活说了一下,他打算队里的事情,由大哥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