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950章 电话通了,距离现代化又近了一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0章 电话通了,距离现代化又近了一步(2 / 3)

龙记下来后,按掉了电话,然后又拨了出去,拨完后,把电话交给了顾博远:

“顾叔,你和晓雨说……”

虽然以前打过电话,但今天拿着这电话,顾博远还是挺激动的。

那边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哦哦,我找顾晓雨。”顾博远差点儿叫出来晓雨的名字,在听到是男人声音后才反应过来,急忙说道,“麻烦叫一下。”

“你是谁?”

“我是她的……家人。”顾博远担心说是顾晓雨的爸会引起误会,吭了一下后说道。

“好的,那你等一下啊。”

那边顾晓雨正在办公室里准备材料,听到有人叫,便过去接电话。

“喂,你好,我是顾晓雨。”

“晓雨,是我。”顾博远说话都有点抖,“我在你姐夫家里打电话,现在我们有电话了……”

“爸?”顾晓雨失声喊了出来,“姐夫家里装电话了?真太好了。快快快,给我说一下电话号码,我记一记……”

“6661666,这是你姐夫家的,收购站那边是6662666,平时我就在那里。你姐下班和周末才好打,我那边啥时候都行的……”

“区号,区号是0994,”李龙在旁边提醒着,“必须得加区号。”

“对对对,前面有区号,0994,顾博远急忙补充了一句。”

因为顾晓雨还在上班,所以她没说多少,只是说下班后会打电话。

“嘿,就是快,这直接就能通上话了。”顾博远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没让顾晓霞和妹妹说话,有些尴尬。

“嗯,等晓雨再打过来就好了,晚上她肯定打过来。”李龙笑笑,“现在好了,电话通了,到时这边饭好了直接给收购站那边打一个,说一下就行了。”

“对对对,那我先过去,看看那边的安装情况。”

看着顾博远匆匆离开,李龙笑了。

上一世村里普通拉电话后,最大的作用,就是约着打牌,或者约着下网逮鱼。热闹是热闹一阵子,后来慢慢打电话的就少了。

回到东屋,杨大姐看着韩芳还有些神不守舍,便说道:“等咱们住回南面院子,到时也拉个线,扯个电话。等你考大学考走了,想妈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

“嗯,”韩芳说道,“住过去了,放假了我帮着妈一起卖饭,多赚钱,到时就能拉电话了。”

顾晓霞去上班,李龙呆在家里就研究着电话。

他记得奎屯那边的区号是0992,就查了一下农机厂的电话,然后拨通后找了杜厂长。

杜厂长听办公室说有电话找自己,问了一句:

“说没说谁打的电话?”

“忘记问了……”那个工作人员有些不好意思。

杜厂长也没说啥。这电话装上没多久,他也没给工作人员培训过,忘记问从哪里打来的很正常。

“那人就只说是长途。”工作人员补充了一句。

长途?谁会打呢?

杜厂长接起电话应了一声:

“喂,你好,我是杜同舟。”

“杜厂长你好,我是李龙啊。”李龙笑着应了一声,“年过的怎么样?”

“李龙同志啊,你好你好!你这是从哪里打来的电话?怎么知道我这里号的?”

“打查号台查的啊。”李龙笑着说道,“我从家里打来的。我家里扯电话线了,这不,开通后赶紧给你打个电话,看看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我这边情况还好,一边生产收割机一边生产中耕机。这个中耕机还是挺不错的,我们和拖拉机厂那边搞了个合作,他们卖拖拉机的时候介绍我们的中耕机和收割机,我们在他们那里每卖出一台给他们一定的费用,这个就挺管用的,现在定单不断啊。”

杜厂长心情很好,毕竟厂子有订单,效益好,那工人们就有干劲,工作奖金不断发,厂子就会越来越红火。

这两款明星产品都和李龙有关系,杜厂长对李龙自然就很客气。

“嘿,有订单就好。过段时间我过去拉几台中耕机回来,这个等今年开春播种下去后,用处挺大的。”

“不用过来拉。我们过段时间要往乌城那边送货,到时给你带上,路过玛县的时候给你卸下就行,你要几台?”杜厂长现在语气也是异常自信。

厂子里的货不仅销往乌城,南疆那边也有。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仿制的产品出现了,但他们厂子的品牌效应已经有了,不差钱相信品牌的还是会买他们厂子的,生产规模一直在扩大,所以才足够自信。

“那可就太好了。”李龙笑着说,“那我这边就等着了。”

“可不能光等着啊。”杜厂长笑着说,“有没有什么新的设计思路也得给我们说一下啊。咱们是老的合作伙伴了,你有啥新思路,可一定要记得咱们啊。

这么说吧,前面咱们合作还是比较粗放的,后面你再有什么好的思路,等产品做出来,每卖出一件,我给你一部分提成怎么样?”

杜厂长早就想过这件事情了。李龙提出来的两样产品都很受市场欢迎。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也研究过辅助农机,但生产出来的东西,打不开销路,农民不认可,大都是有点鸡肋的感觉,没有市场,卖不动。

收割机的生产,和李龙的合作是圈定销售范围,这一点双方都挺满意。中耕机这方面李龙没提啥要求,杜厂长却没想着白赚李龙的这个设计,李龙想要的中耕机他打算白送过去,还要给李龙给一笔设计费。

经过了这两个产品,他已经深知设计的重要性——也可以说这个农机厂能够发展壮大,全靠这个收割机来支撑着,现在中耕机也接续上了。虽然价格不高,但随着各地方荒地的开垦,这个中耕机的需求量很大,比收割机还要大,几乎每一台小四轮拖拉机都可能配一台。

积少成多,那数量可就不少了。

当然杜厂长也知道这个中耕机技术含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