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回来了。越王就封一事,是紧着办的。省掉许多虚礼,半年的功夫缩在短短一月内,十分仓促。
朝廷直接下令,亲指了几个重要的郡国官员。目的是协助越王尽快熟悉政务,也有几分监视的意味。
剩下无关轻重的职位,便由原来的郡守从交州城班底择合适的人选拔擢。这一切办妥后,长安的仪仗才能出发。
而皇后是在出发前三天才松口的,允准郑明珠随晋王同去交州城。郑明珠本已不抱希望,得到谕令后,立刻收整行装。思绣担心她无人照拂,想跟着去,但她没答应。
此行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文星殿几个为首的宫人,她一个也没带走。三日后,天阴欲雪。
宽敞的车厢内,两个宫娥坐在尾端,垂着头一言不发。这两人,外加车外的十几个宫人,皆是从椒房殿拨派过来随行左右的。郑明珠知道皇后的用意,自然也没想着与这些人多打交道。午后,仪仗驻足停歇。
掀开厚棉帘,几片雪花飘进窗里。看了片刻后,郑明珠缩回来,裹紧厚披风。
“两位姑姑,我能否给晋王殿下送些糕饼过去?”“奴婢等奉娘娘命令,照顾姑娘,其他的大姑娘自便就好。”两个宫娥态度恭敬。
知会过这两个宫人后,郑明珠带着糕饼下车。哪怕是亲王仪仗出行,饮食方面,也不如在宫里齐全。所以离开前,她备了不少精致耐留的吃食。
萧玉殊的车马不远,只七八丈的距离。
可是…
郑明珠撑起伞,迟迟没有上前。她看向前方车马旁,萧姜正在炉边烤火,不时搓动手掌。
他身边站着一位武将打扮的臣子,是郑太尉分派到交州协助萧姜的官员之这武将名叫荆冀,其父辈虽与郑氏交好。但这个荆中尉却脾气古怪,长安里没几人与他相处得来。不愿佩戴军中分发的兵刃,却常背着一柄鬼头长刀。郑明珠握紧食盒,不疾不徐向前去。
萧姜似是注意到她了,远远看过来,那目光在她一点即离,最后停在头顶的油伞上。
随后他伸出手,像才发现天上下雪了一般,转身回到车厢里。再出来时,手中也多了柄伞。
油伞在掌中转了几圈,伞顶几道潦草墨痕露出来,狰狞的狼蛇图案渐被鹅毛雪覆盖住。
看清那把伞后,郑明珠脚步一顿。
萧姜没再看她,又与荆中尉低声交谈着。
两柄伞轻轻擦过,抖落几片积雪。
“殿下!”
郑明珠来到萧玉殊的车马前。
车帘立时自内掀开,萧玉殊探头笑道:“刚备下热羹要给你送去,不想你比我还早一步。”
“外头冷,快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