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玄幻魔法>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30章 正是风起之时,我们岂能再步讲谈社之后尘?给我留住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正是风起之时,我们岂能再步讲谈社之后尘?给我留住他!(2 / 3)

她的带领下,河出书房总算从准一线出版社的尴尬位置爬到了“五大”这个层次,无论如何,《文艺》位列五大纯杂志之一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谁也否认不了。

但《文艺》常年销量垫底,且和排名老四的《群星》还有一大截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令河出静子头疼的还是实体书出版这项业务。

自她担任代理社长以来,《文艺》一改昔日节约预算成本的作风,开始疯狂鼓励新人作家和老牌作家大量发售单行本图书。

很多时候为了扶持旗下的那些作家,河出书房都是自掏腰包来弥补单行本销量暴死所造成的窟窿。

最艰难的时候,一年发售的2000多本单行本里,将近1500本是大亏,其余全是小亏!

但也是靠着这种不要命的烧钱策略,《文艺》在四年里迅速积累起了不错的口碑,旗下增加了近百名有潜力的纯作家。

不过逐年亏损的实体书出版业务成了董事会攻讦她的利器。

每当血淋淋的赤字报表被甩在眼前时,一向冰山般的河出静子也会稍微破防,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忧虑和失落。

她试过很多办法,但都没能挽回实体书出版业务的颓势。

因为实体书的关键在作家资源,而现在的日本出版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新人培育体系,谁家会甘心做“黄埔军校”,给竞争对手培养人才啊?

为数不多的那些自由作家,要么烂到极致,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要么“上流”起步,都有各自固定的交流圈子,派系壁垒大到吓人,一般只接纳和自己派系相关的出版社,对其他出版社置若罔闻。

在日本,财阀只手遮天,很多行业都已被他们轻松渗透,改变成了壮大他们自己的养分。

唯有界,是这批学阀和“天下一品”们的自留地。

别以为你是财阀他们就会买账!

至于那几个“天下一品”,河出静子倒是联络过,然后被狠狠恶心了一把。

都七老八十的年纪了!你还能硬得起来么你!

就敢向老娘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

想到这些事,她气得不行,赶紧悄悄深呼吸几口气,别破防坏了形象。“社长,《人间失格》确实是一本好书,但也才卖了两天而已,现在就急着出周边,商议改编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冒进了?”

说话的是一名女常务,她拿着手里那份新鲜出炉的《人间失格》衍生企划,有点不太满意河出静子独断专行的做法。

就像政坛一定会有左翼和右翼,一家公司大了,其董事会里必然会有一些老鼠屎和搅屎棍。

在河出静子眼里,这名靠**上位的女常务就是这类人。

她能拿得出手的大概只有胸口那几两肉以及长年累月锻炼出来的床上技巧,至于业务能力,估计还不如底下的基层员工。

而这些搅屎棍的任务也很简单,在每次的取缔役大会上,不管河出静子提出什么企划,他们都持反对态度即可。

主打的就是一个恶心你。

“冒进?”

对这类搅屎棍,很多公司高层不敢压的太狠,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上还有几个幕后操纵者,你做的太过分了,公司内部可能会发生可怕的权力斗争。

但河出静子是个异类。

她淡淡瞥了眼那名女常务,对方看到她那恨不得杀人的视线,立即默默低头,不敢对视。

“自我接手公司以来,四年里,卖得最好的单行本,首刷日销量为2892册,两天总计销售不到4000册!这还是单行本,就别提售价极高,收藏价值高于阅读价值的精装文库本了。”

河出静子把手里的企划啪一下拍在了桌上,发现那名女常务不敢和她对视,这才满意的继续说道,

“各位知道《文艺》创刊以来单行本销量的最高记录是多少么?”

无人回应。

谁吃饱了撑的去记这种数据啊?

他们心里腹诽着,却不料河出静子如数家珍般一一报了出来。

“1952年发行的《多肉物语》,当年总销量41.3万册,迄今累计销量123.1万册,实体书单年销量排行榜第874位,总销量排行榜第74位.”

“这是我们《文艺》至今为止销量最好的实体图书,一本售价800円的简装单行本,一本由已故作家于43年写的科普向图书。”

“知道《且听风吟》现在卖出去了多少册吗?两个多月时间,累计销量49.2万册,两个多月!仅仅两个多月!它的销量就超过了我们最好单行本的年销量!”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平时不怎么看书,也不怎么关注公司那些新书的数据。是,公司的收入大头主要还是来源于《文艺》杂志和部分的影视改编,与其把资源倾斜给新人,不如力捧那些老作家的成名作来得轻松,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取缔役们没人敢接话,但事实不就是如此吗?

河出静子了四年时间,大量金钱投入在新人作家上,然而结果呢?

文艺新人赏和其他四大新人赏比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界甚至有“如果你觉得自己拿不了顶尖新人赏大奖,那就考虑考虑文艺新人赏吧,他们喜欢买彩票!”这样讽刺文艺新人赏的话。

“《人间失格》,在没有进行任何连载的情况下,只靠着北川老师老书的口碑,在贸然跳槽至我们河出书房,备受舆论质疑的环境下,发售的头两天就卖出去了9万册!还供不应求!”

河出静子啪的一下,用力按在了那份她了一上午草创的衍生企划上,一字一句对底下的人说道,

“就在昨晚和今天上午,发行部临时加印了20万册,大部分已经送到了各个书店内,开会前我刚接到最新消息,其中的10万册已经卖完了,估计剩下的10万册撑不到今晚。”

她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里过分安静,回音一阵接着一阵,听起来很是诡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