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来讨论。」
现场出现了一阵压抑的议论声。
不久之后姚鼐站出来说:
「大王,这麽多的目标,如果都通过财政实现,王国的收入肯定是不够的。
「现在咱们吴国的收入,其实主要是南澳金矿。
「未来要准备发金票,黄金又要尽可能的储备起来,不能继续全部花出去购买物资了。
「煤炭和钢铁出口虽然数额更大,但是这两项大宗产品的利润并不高。
「也就是这两年,本土的灾民被刚刚送过来,只需要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可以暂时不发工钱。
「本土的灾民送完了,或者是在澳洲定居时间长了,就必须开始发工钱了。」
朱简烜知道未来几年还会有灾民,但是这种事情不能说出来,要另外找个博眼球的策略:
「先按照能做到的最大规模做准备,等到本土的灾民消化完了,我们的资金还周转不过来的话,那就向全大明发债券。
「债券的名字叫运河券,声称我们将与阿曼和奥斯曼两国合作,建设联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
「现在的运河券可以用作未来运河运营公司的股份分红凭证。
「这个运河的潜在利润有多高,我相信所有的商人都能看得到的,肯定会愿意投资这个这运河券的。
「这相当于向大明本土的商人借钱。
「若是还不够用,那就同时以相同的名义向本土的钱庄借钱。
「无论如何,先把工厂都建造出来。
「等有了钢铁丶战舰丶火枪丶火炮,我们就算是出去抢,也能把钱还上了。」
朱简烜说的比较直白,现场的大明文官稍微有点不太适应,但是这样的说法方式确实非常容易理解。
一群人立刻站起来躬身领旨:
「臣等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