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宣战,正式拒绝交付直布罗陀和马尔他。
「同时应该立刻联络奥地利丶普鲁士,以及俄国人,再次组织反法同盟了,最好试着把大明也拉进来。」
英国国王的权力在此时欧洲各国中是倒数的。
但这毕竟是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国王的权威比二十世纪要强大的多,特别是乔治三世甚至能单独任命首相。
历史上的小威廉·皮特能以二十四岁年龄直接当首相,就是乔治三世与议会各派对抗之后强行任命的。
小皮特也确实能力超群,担当首相之后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并通过一系列手段控制了议会。
倒是小威廉·皮特的强力,反而从乔治三世手中拿回了更多的权力。
特别是乔治三世五十岁之后身体越来越差,对于内阁和议会的控制能力也逐年下滑。
不过无论如何,宣战这种重大的事情,肯定是要国王知晓和发布的。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坐在椅子上,听完了皮特的报告之后就询问:
「大明参战算是个好消息吗?奥地利丶普鲁士,特别是俄国,他们会参加此次反法同盟吗?」
皮特非常认真的解释:
「哈布斯堡奥地利希望拿回托斯卡纳,希望夺取北义大利地区。
「与此同时,哈布斯堡和普鲁士,都不希望德意志和义大利各邦国被法国完全控制。
「俄国丶哈布斯堡丶普鲁士都不希望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彻底颠覆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强弱秩序。
「他们是战场上无法取胜,才不得不暂时退却,避免更大的损失。
「现在大明参战了,等于给了他们继续战争的勇气。
「如果大明能够提供切实的帮助,他们应该乐意再次联合起来扼杀法国。」
乔治三世想了想,在皮特准备的文件上签了字,但是同时叮嘱说:
「所以在与哈布斯堡丶普鲁士丶俄国联系之前,要首先确认大明的态度。」
皮特马上抚胸弯腰行礼:
「您的意志陛下。」
皮特带上乔治三世签署的文件离开,回到内阁安排接下来的计划。
组织动员海陆军力量准备作战,同时让自己的表弟格伦维尔去拜访大明在欧洲的主要官员和将领。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秘密来赶到了比利时地区的安特卫普,拜见了新到任的欧洲布政使汪廷珍。
在布政使衙门的后院,塔列朗非常郑重甚至恭谨的拱手行礼,直接用大明雅言打招呼:
「小国使臣塔列朗,参见布政使大人。」
大明人对欧洲人的嫌弃从未断绝,只是在崇祯朝以后略微降低了,可以勉强把对方当人看了。
但是到了天工年之后,大明的发展和对外战争造成了极强的自信心,对于海外蛮夷的厌恶情绪再次强烈起来了。
从大明本土来的汪廷珍,看到这些海外蛮夷的时候,不愿意给他们什麽好脸色。
虽然对方的身份似乎相当于法国的大学士。
但是汪廷珍甚至都没有正式的回礼,就直接坐下来询问对方的来意,不过倒给塔列朗准备了座位。
塔列朗是有正事的,现在也不介意礼仪问题,坐下之后赶紧解释:
「法国与大明素来并无矛盾,也并无利益层面的冲突,所以法国并不想与大明作战。
「但西班牙是法国盟友,所以法国不得不因此对大明宣战,不过法国不希望与大明实际作战。
「若大明军队不直接登陆西班牙本土,法国军队便不会与大明有任何冲突。」
汪廷珍稍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目的,不敢跟大明作战又不想要在欧洲这个圈子内丢了脸面。
既然想要大明配合,那肯定要拿出条件来,不然大明为什麽要配合:
「大明数年前刚与你们法国做过一场,现在你们法国还占着西班牙的牙买加和波多黎各,你们需要把这两地交出来。」
塔列朗也是机灵人,瞬间就明白了汪廷珍的意思。
什麽叫素来没有矛盾?我们双方几年前不是刚刚打过吗?你们都忘了吗?
同时塔列朗心中也出现了惊喜,因为汪廷珍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可以配合暂时不跟法国作战的。
当前,前提是法国答应汪廷珍的条件。
塔列朗马上苦着脸说:
「直接出让牙买加和波多黎各,法国国内的民意舆论必然汹涌,这会迫使法国与大明再次作战的。」
汪廷珍听塔列朗还在讨价还价,于是就又给对方点明了另外一个好处:
「大明可以支持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对法国宣战。」
塔列朗明显一愣,这句话是威胁吗?
不是,这甚至是一个条件,为了解决波多黎各和牙买加交易的条件。
奥地利等国与法国的战争再起,那拿破仑就可以再次去打奥地利等欧洲国家。
拿破仑觉得法国打不过大明,但是肯定可以打得过奥地利等欧洲国家。
正好可以用与欧洲国家作战牵制了力量作为藉口,对民间宣称不得不暂时放弃牙买加和波多黎各。
这样压制和掩盖法国事实上割让两处殖民地的舆论影响。
塔列朗盘算了一下,认为可以接受这种安排,不过也继续尝试努力争取一下,少交出去一块殖民地:
「我们至少应该保留一块殖民地,用于安抚法国国民的情绪……」
汪廷珍非常强硬的直接说:
「你们一旦对大明宣战,大明马上就会出兵夺取这两座小岛,我们在北美大陆上已经动员了二十万军队。
「同时还会从塔兰托丶哈德伦发动进攻,夺取义大利半岛和德意志地区的土地。」
汪廷珍的意思很简单,你们不接受那就真打,大明的条件没得商量。
塔列朗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请勿动怒,我们可以接受您的意志……」
于是汪廷珍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