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玄幻魔法>大明不革命> 第340章 皇室产业和爵位继承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0章 皇室产业和爵位继承制度(2 / 3)

疑的机会。

朱简烜现在这麽做,其实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确实是准备在现有的官营产业之外,组建另一套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

因为大明的工业化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大明的工业化不是完全自发完成的,而是国家力量直接启动并迅速扩大的。

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可以集中整个国家的主要力量,由单一公司单独专门负责单一行业的经营。

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普及性质的工业基础建设。

现在大明有了基本的工业基础,整个国家都有了基本的工业力量,就要考虑在同一个行业内开设多个公司了。

尝试不同的发展方式和方向,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效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具体产品。

然后就是改变宗室的收入来源,降低宗室对朝廷的依赖。

未来不能单纯依靠朝廷直接拨款,应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产业利润生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明的城市化比例和识字率都在不断上升,能够思考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大明朝廷的效率极高,力量也足够强大,财政收入同样庞大,现在直接拨款养活宗室不是一个问题。

一旦朝廷效率降低,腐败大规模滋生,财政收入不断降低,朝廷需要想办法筹钱的时候,就会有人考虑这个问题了。

宗室如果完全依赖朝廷拨款生活,还不在朝廷之中担任重要官职,那宗室面对朝廷也不会有话语权。

如果官员集体要求缩减皇室开支,那后世的皇帝和宗室应该也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

如果宗室依靠自己的产业生活,甚至能因为产业成为朝廷的制衡力量,那宗室的实际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这样也能培养丶锻炼宗室成员的能力,筛选出有各方面天赋的宗室成员,不至于全都变成废物。

最后就是给宗室子弟们一个常规出路,把宗室人口从单纯的负担变成资源和力量。

朱简烜自己现在就已经有六十多个儿子了,等到自己六十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有上百个儿子。

按照朱简烜设计的皇子培训和继承人筛选方法,自己这些儿子也都会有大量的子女,自己可能会有上千个孙子。

如果要求其他宗室爵位也按照竞争的方式继承,他们的子女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自己的后代数量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指数膨胀。

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这些皇室子弟未来会变成一个尾大不掉的包袱。

所以要搞义务教育,同时建立皇室产业公司,通过朝廷政策支持,让这个体系快速发展起来。

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形成制约朝廷的力量。

朱简烜宣布完了这两件大事,今天的家宴也正式开始了,现场的所有人都带着心思开始吃饭。

朱简烜也在现场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回到什刹海边的寝宫休息。

皇室家宴结束后,其他人也回家等过年。

第二天,也就是天工十七年正月初一,朱简烜在大公殿升座,举行新年朝会。

所有藩国君主和在京近支宗室丶勋贵丶官员再次集体朝拜皇帝。

然后朱简烜在大公殿举行新年宴会,再次带着所有藩国君主和勋贵们一起吃饭。

礼仪性的新年朝会之后,所有人终于能稍微放松一点了。

正月初一之后直到正月十五,之间就没有特别大规模的正式朝会和官方宴会了。

在京藩国君主和勋贵们开始各自宴饮娱乐。

一直到正月十七日的时候,大明皇帝朱简烜四十岁的生日这天。

在京的皇室宗亲丶勋贵丶藩国君主丶在京官员们再次一起进宫,正式为朱简烜贺寿。

藩国的君主们正式将自己准备的贺礼送上来。

朱简烜翻着清单了解情况,看到感兴趣的就让人送到自己前面,亲自观察了解。

献礼活动一直持续了三天,直到正月二十日才终于结束。

然后朱简烜连续下了三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回应所有藩国君主的贺礼,对他们统一表示了赞扬和鼓励。

第二道诏书公开训斥顺王李策凌,斥责其怠慢君父皇命,但念在其年老初犯,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要求其在六月一日之前亲自进京请罪,而在这之前朝廷和所有藩国全部断绝与顺国的往来。

这份诏书就是将年前朱简烜让汪廷珍转达的口谕变成了正式的公开圣旨。

第三道诏书终于公开了勋贵和藩国君主的继承方式。

所有已经有世子的藩国君主和勋贵,在本人去世之后仍然由世子直接继承。

所有尚未册封世子的君主和勋贵,所有子嗣需要统一接受专门的教育,参加皇帝组织的考核。

亲王丶郡王丶公爵级别的君主和勋贵子嗣考核,由皇帝亲自出题并监考。

侯爵丶伯爵丶子爵丶男爵级别的君主和勋贵子嗣考核,由公爵及以上勋贵组成的勋封部负责组织,结果报皇帝批准。

乡绅丶乡士的子嗣考核,由勋封部在对应省份设立的分支机构负责,结果报勋封部批准。

所有长子年龄在十二岁以上的君主和勋贵,子嗣可以不参加统一的学校教育,考试的范围也不会局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

长子在十二岁以下的君主和勋贵,所有子嗣七岁之后,必须到统一的学校上学,接受统一的学校教育。

待君主和勋贵本人年满六十岁或者去世后,所有子嗣统一参加对应级别的继承考试。

藩国君主未满六十岁,子嗣已经在学校毕业的,可以归国生活,也可以和普通学生一样,在大明其他地方任职。

所有规定自天工十七年开始执行,年龄自天工十七年正月初一计算。

三道圣旨下完,现场的所有人的脑子都是乱的,虽然李策凌会不会来还未确定,但没有人考虑他的事情了。

所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