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发现古墓(2 / 3)

“没问题。”

王二娃和李立新纷纷附和道。

随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下求亲的细节以及将来办酒席的日期等等。

谈完后,几人就一块出来了。

出了院门,几人分道而行。

回到轧钢厂,杨军什么事都不做,直接把门一锁,躺在沙发上睡大觉。

也不知睡了多久,就听见办公室的门被人拍的啪啪响。

“厂长,工地出事了。”

杨军闻言,吓了一跳,连忙爬了起来。

把门打开,发现是冉教授。

现在的冉教授负责医务楼的筹建工作,现在资金已经到位了,施工队前两天也进入施工现场。

这才动工没两天,工地就出事了。

“冉教授,文人要有静气,遇事不要慌,有事慢慢说。”

杨军把他让进来,顺便点上一支烟给提提神。

工地能有个屁事,最大的事也就是出现工伤吧。

工伤也不怕啊,按程序,该治的治,该赔的赔,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即使出现死亡,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嘛,有什么事还得惊动他。

杨军睡得正香,被人叫醒,起床气很重,心里满是抱怨。

“是,厂长说得对,看来我这几十年的书白念了。”

冉教授连忙做自我检讨,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静气的人,他已经不像刚进来的时候那样慌乱了。

他往沙发上一坐,头靠着沙发背,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

杨军见他老神在在的样子,似乎故意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什么误解。

“我说冉教授,我收回刚才说的话行吗?你有话就说,别抻着了。”

杨军撇了撇嘴,心中腹诽,读书人就是矫情,这还拿捏上了。

“嘿嘿!”

冉教授见杨军让步了,他也不好再抻着了,于是他坐正身子,往杨军这边凑了凑,小声道,

“厂长,工地上刚刚挖出一座古墓。”

杨军闻言一愣,一脸吃惊的看着他。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军突然跳了起来。

“我说冉教授,这话你可不要乱说。”

杨军重新坐了回去,双眼盯着冉教授道“冉教授,我兹当你刚才没说过那句话,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组织语音,工地到底出了什么事?”

冉教授把身子坐正,一脸肃容道,

“好,那我重新向厂长汇报一遍。”

冉教授盯着杨军的双眼道“工地刚刚挖出一座古墓,看样子规模还不小,估计是个帝王墓。”

杨军闻言,差点闭过气去。

让你重新汇报,你就这么汇报的。

大喘气的,净特么瞎扯,还帝王墓?

杨军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就是这个。

一但工地发现古墓,工程就立马叫停,这样不仅会耽误工程的进度,甚至考古队开进来后,还有可能影响轧钢厂的生产。

如果,真如冉教授说得那样,这要是一座帝王墓,那就麻烦就大了。

国家对古墓的保护非常严格,所有的工程必须给古墓保护工作让路。

打个比方吧,如果现在要修一条铁路,路线正好经过一座古墓,那不好意思,为了保护古墓,铁路必须要改道。

轧钢厂发现的这座古墓,如果只是普通的古墓还好说,最多也就耽误几天的功夫,但是如果是大墓,或者说是帝王墓,那就不好意思了,轧钢厂的工作必须给古墓保护工作让位。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在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上方正好有一座轧钢厂,你说说,轧钢厂是不是要面临搬迁的后果?

杨军现在慌得一批,他只能乞求这座古墓不是大墓,更不要是什么帝王级别的墓。

四九城是个五朝古都历史的城市,分别是辽、金、元、明、清。

明清就不说了,这两个朝代的帝王陵史书上都有记载,并且都能找到安葬的地方,至于辽、金、元、这三个朝代,他们都属于少数民族统治的朝廷,他们的丧葬文化有别于汉人,他们死后,都是秘密发丧,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所以,根本就没人知道他们丧葬的地点。

在现有的出土古墓中,辽金元这三个朝代的古墓非常少,甚至可以用绝无仅有来形容,一旦发现是这三个朝代的帝王墓,那么,为了弥补这三个朝代的历史缺失的信息,上面很可能会非常重视这个古墓发掘工作。

到时候,轧钢厂所有的工作必须为之让步。

“现在知道这事的人多不多?”

杨军急忙问道。

“多,非常多,几乎工地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冉教授见杨军一脸急色,知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他只能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

杨军闻言,手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