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态度还不错。
“是你们市局刑侦二处的金智海找我过来的,他还没到,我先过来看看,不进去,就在这里看一下。”
李言诚没有为难负责看守这里的民警,也没掏自己的证件。
他口袋里有公安总部给他发的工作证,如果拿出来,眼前这个民警肯定不敢拦他进去,但他觉得没必要。
他目前确实还没资格进入凶案现场的资格,没必要去让人家看守的民警为难,规矩就是规矩。
这不,他的话音还没落,一辆吉普车就开过来停在了他的小轿车后边,过来的正是金智海。
见李言诚已经先到了现场外边,他推开车门就跑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封介绍信。
过来的晚,就是为了去市局开这份介绍信。
在看守民警手中的临时登记簿上做好登记,李言诚在金智海的带领下进入了发现尸体的案发现场。
“这就是那枚比较完整的脚印,那个是那半枚,你看,脚后跟刚好踩在这块石头上。”
进入现场后,金智海指着地上被用白石灰圈起来的脚印说道。
李言诚蹲到那里仔细的看了看,又顺着脚印的方向看了下,因为这里正在拆迁,地上到处都丢的有砖块、木头块之类的杂物,那上边是不可能留下脚印的,能在这不大的空地上留下足迹,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看了一会儿后,他起身跟着金智海来到了那具尸体所在地。
这里没什么看的,李言诚只是稍微看了看地上被圈起来的痕迹后,又转身来到足迹那里。
“怎么,脚印这里你能看出来什么?”“部里的专家看过这个现场没?”
“当然看过。”
“那他们有没有说,为什么这个人的步幅这么小?”
地上留下的那一枚半足迹都是同一只脚的,属于右脚,根据脚印分析,这个人的身高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
但李言诚看着地面上留下的那两个右脚足迹,它们之间的应该还有一个左脚的脚印,不过应该是踩到了那片瓦砾上,所以没留下痕迹,再接下来就是那枚完整的足迹。
可这两个右脚足迹中间的间隔有点小啊,这完全不像是一个身高在一米七多的人走出来的步伐。
“专家也注意到了,他们分析,之所以步幅小,应该是地上这些瓦砾造成的,犯罪分子行凶的时候是晚上,这里没有丝毫亮光。
完事儿后他往出走的时候心里应该还是有点慌乱的,再加上地上这些东西,所以他不得不放小自己的步伐。”
听着金智海转述专家的分析,李言诚蹲在那里皱着眉头看着那一枚半脚印,看了一会儿,他起身向着脚印来的方向弯着腰走去。
“当时我们找了,再没其他痕迹了。”
金智海一看就知道他想找什么。
“智海,当时才九点多。”李言诚抬手指向五六十米外的大路:“这个时间,那条路上肯定有人,你说,那个犯罪分子为什么会找一个这么早的时间,挑的这个地方虽然也算偏僻,但比起十年前来说可是差的远了,他就不担心有人从那条路走的时候看到这里吗?”
“大诚,是我的问题,我忘了告诉你。”顺着李言诚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后,金智海抬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有些懊恼的说道。
“那里原本是应该有堵墙的,前天才拆掉,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那天晚上,从那条路上根本就看不到这里。
而且,那边也还没拆成现在这样,还有不少房子在,这里喊救命,声音虽然也会传到路上,但听的并不真切,第二天淀海分局的同志在这里就做过试验。”
原来是这样,李言诚挑了挑眉头,这样的话就说的通了。
他就说嘛,这里虽然确实挺空旷,晚上正常情况都不会有人来,但距离马路并不远,那条路就算不是主要干道,但过往的人也不会少。
那个点对于冬天来说挺晚了,没多少人还会在外边挨冻。
可对气温依然很高的早秋来说,那个点还真不晚,在外边乘凉的人还多呢。
反正换位思考的话,李言诚觉得他肯定不会挑那个时间段来实施什么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将受害人带到这里来,路上应该有人看到吧,有找到目击者吗?”
“正在寻找,淀海分局目前只找到了两个听到呼救声的百姓。”
这个昨晚上金智海就讲过。
“智海,不管是从那条小路过来,还是顺着大路过来,到这里的距离都差不多,无论哪条路,那个时间段都有可能遇到人。
当时受害者肯定是昏迷的,你说,犯罪分子是怎么让别人相信他带着一个昏迷中的人走在路上,还不担心会被别人看到而报警?”
“那里”
这次轮到金智海抬手指了。
“顺着那条路一直向前走不到一公里是一家职工医院,我们分析后认为,要想瞒过别人的眼睛,犯罪分子当时应该是装着送病人去医院。”
“他当时是背着病人还是抱着?或者是用自行车推着,再或者是其他什么办法?”
“不知道”金智海摇了摇头:“我们目前正在调查走访中。”
唉……
李言诚叹了口气,扶着大腿重新站了起来,向着被保护起来的圈外走去。
因为他和金智海在这里,保护圈外不远处已经有不少在附近干活的工人都看向这边,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智海,这些工人都走访过吗?”
“当然,晚上这里不开工,他们也什么都不知道。”
“走吧,我回去好好想想,这里边有些地方我还没想明白,等我想明白了给你打电话,对了,让我帮忙审讯你记得走正规流程啊。”
“放心,今早我已经把申请交到局办了。”
“那就行,周末我把欢声和笑语送过去,先走啦。”
“好,等你的好消息。”
从现场出来后,李言诚就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