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选择根据地(2 / 2)

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地,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

这里也是革命老区,拥有非常悠久的革命史。

这个时间段,大别山并没有红色根据地存在。非要提革命老区的话,也集中在豫东南,皖西地区。曾经的革命老区,很多都在国军的围剿之下撤走了。

对于整个大别山地区来说,也只是占了一小块地方。真正的大别山根据地,那是47年之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才建立了稳固的大型革命根据地。

所以温三算是抓住了一个空仓期,进入这个地方。部队迁徙的距离也不会太远。关键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能直接威胁到鬼子的整个华东战线。随时可以切断鬼子的运输线。

当然,选择这里,也会面临极大的压力,鬼子必不会坐视温三这里发展壮大,直接威胁它们的要害。

还有一个问题,把根据地建在这里,需要一条稳定的物资运送路线。这将会决定根据地的繁荣程度,必须得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