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历史性的突破(2 / 2)

年我们这边也旱灾,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想办法抗旱救灾啊。”温叶回答得理所当然。

报纸上,广播里,不都这么宣传的吗?

但是,怎么抗呢?

徐二龙再度认真思索着这个问题。

虽然旱灾严重,老天不下雨,但是,他们这边水系还是有的。

那只能想办法,把水系的水引上去,给庄稼作物浇灌。

感谢那些年的集体建设吧,修建了不少的水库沟渠,保证了灌溉。

徐二龙把温叶送到学校,而他,骑着自行车走了。

“徐二龙。”石校长气得大骂。

才在感觉他孺子可教,这段时间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能挺进决赛圈。

结果,就这么不经夸?才来学校又跑了?

徐二龙骑着自行车,首先跑到的,就是自己的村子。

什么事情,都是先想着自己周边的人,再扩大想着别处的人。

“二龙啊,你可真是大忙人,今天怎么想着回来了?”黄正农问道:“又是要打什么证明?”

除了打证明,他想不出徐二龙回来找他的原因。

徐二龙笑道:“今天可真不是来找你打证明的。”

他给黄正农递上烟,直接问道:“黄队长,你是个庄稼汉老把式,你给看看,今年这个天如何?”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劳动人民根据天气,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谚语的形式口口相传,

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天上鲤鱼斑,明日稻谷不用翻。

小满不满,没水洗碗。

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也算是给劳动人民提供了不少的科学依据,大家会根据这些谚语,来进行天气预测,进行耕种。

黄正农抽着烟,皱着眉道:“看样子,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少啊。”

“黄队长,我感觉,今年估计要大旱,你得跟大家说一说,提前作好抗旱准备。”徐二龙提醒着黄正农。

“大旱?”黄正农嘀咕着。

雨水少,跟大旱,可是两个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