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6章 犁庭扫闾,时代落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犁庭扫闾,时代落幕(2 / 4)

高了。

甚至都超越了刘备这个皇帝。

虽然对于这些江东将士们而言,他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并且一直都在做着心理准备。

但当这一切真正发生之时,江东将士们的军心亦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没有人不怕死;

尤其是对于那些最底层的将士们而言。

他们现在是着实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支撑着他们用性命去奋战。

逃兵于各营之中相继出现。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带着江东的大船来降;

而顾琛的第二刀便直接面向了世族;

江东如今的世族环境。

绝对可以称之为天下事最为混乱的地方。

江东本土世族于后来的荆州世族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能够压下矛盾统一对外,也只是因为顾琛的存在。

顾琛现在就是要再次挑动这种风云。

他派人去见了江东世族。

提出了只要江东世族可依照他的法令,即可保全家族的心理攻势,

若要顽强抵抗。

待他杀入江东之后一个不留。

这就是纯粹的阳谋。

江东世族于顾琛之间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能够保全家族,最多损失一点利益那绝对是不亏的买卖。

这是一个很好做的选择。

虽然他们已经再次联手,但却也没有人会觉着凭借这点实力就能够挡住顾琛;江东再次大乱。

并且这一次的争斗更是要远超以往。

孙权自是不可能投降。

杀父之仇在前,留给孙权的也唯有彻底的死战。

但无论他再是怎么尽力,终是枉然。

在如今这种庞然大势倾泻而下的情况下。

纵观古今,也唯有曾经达到了最为巅峰地步的顾熙,才有些许机会纵身一博。孙权确有不凡之处。

可又怎么可能比肩昔日的顾熙?

大局已然注定。

章武四年,三月;

江东内乱彻底控制不住,先有江东世族离心,再加上持续不断地逃兵;

在各种情况之下。

顾琛终是察时机以至;

利用逃兵所带来之大船越过长江,正式踏足江东之地。

江东百姓夹道欢迎,江东世族亦是喜迎王师。

将所有私兵全都交给了顾琛。

而顾琛就利用着这股声势,相继攻城。

周瑜鲁肃等人不是没有想过阻拦,但终是难以挽天倾,先后败于顾琛之手,自尽而亡;

关羽斩杀吕蒙;

张辽、赵云、张飞等人亦是先后破贼。

太史慈等不少江东将领相继投降;

孙权不愿屈辱死去。

亲自率领大军迎战顾琛,却被顾琛率领精兵直接冲散阵型,孙权不愿被杀父之敌羞辱,自尽亡于阵前!

江东彻底平定。

而随后顾琛便再次对逃来江东的荆州世族挥下了屠刀;

相比于天下其他州郡。

江东之地的世族力量确实要强了不少。

那些一直在抵抗的荆州世族,也不可能完全认命,仍是在江东之地与顾琛打着游击战。

但这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虽然这些手段,让顾琛多费了一些时间。

但也终究是难以改变结局。

十月;

顾琛彻底扫除了江东抵抗势力,将整个江东之地重新纳入大汉境地之中,并绘制出了详细的堪舆图,彻底稳住了江东的局势。

荆州旧族核心全被顾琛处死;

其余之人虽免于死罪,但却亦是被顾琛发配开垦;

随后顾琛继续出江东而前往各地。

并、兖、凉、益、

四方州郡世族相继遭受清算,而随后顾琛亦是未曾赶回洛阳,而是派遣重将戌边他自己则是赶往了幽州。

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上至刘备,下至朝中群臣顾氏兄弟姐妹,皆是想让顾琛返回洛阳。

毕竞顾琛还没有子嗣。

但毫无任何的意外,顾琛拒绝了。

他是注定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在确保了大汉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之后,他便目光放到了曾经所关注到了外敌之上。

顾琛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过他却也并未贸然动手,而是一点点的让大汉的后起之秀适应外敌的打法。其中自是也包括一些擅长武术的顾氏子弟。

这就是传承。

直至如今

甚至就连最底层的市井小民都已经察觉到了整个天下的变化。

平日里那些个于他们身上的作威作福的世家子弟渐渐完全消失了,甚至就连那些各不可一世的官老爷们,都再也不似昔日那般所作所为。

这种变化是极为明显的;

虽然如今的天下才刚刚结束大乱不久。

但所有人却都是能感觉到这前后的不同,废去世族私兵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包括将那些所收拢开拓出的土地依靠人口人给百姓。

种种变化都让人感觉出了大汉的焕然一新。

而不同还不仅仅是这些;

时局稳定吏治清明,就注定会再次引起思想上的井喷。

刘备对于太学的关注度亦是不低;

各种歌功颂德的文赋相继从太学之中传出,其中最为甚者便是曹操之子曹植所著的数篇歌赋。

没错,曹植就是曹操当初为整个曹氏留下的另一枚种子。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曹植的才学。

曹植于文学上的造诣,确实是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甚至就连顾琛在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亦是惊动不已,还特意将他所著的《洛神赋》原篇收录到了家族之中,将其推荐进了太学之中。

刘备对于曹操的子嗣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