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长派来时。
那一刻,兄友弟恭的画面开始出现裂痕。
……
“殿下,我们应该利用这次的机会,先不把肯特王室众人送到陛下面前,以拖延回去时间,
同时联络周边领主。
国中‘贤人会议’还有两个月就要召开,
上一回陛下将‘罗马执政官’这职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回,还不知将发生什么,我们必须先发动攻势,不能再如此被动。”
斯汀劝王储动手。
他为人十分低调,虽然作为王储身边的近臣骑士,可因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半年前跟随王储面见国王时,身边无人,竟被不熟长相的卫兵当成可疑者挡下,出了大丑。
此后被其他王廷骑士戏称为“无名的斯汀”。
可实际上,王储身边,属他野心最大。
两人同龄,他是阿尔弗雷德五岁,去往罗马学艺时,同一间修道院的小伙伴,整整四年,两人同住一屋,互相讨论经典跟剑术,还有治国之道。
后来阿尔弗雷德回到英格兰,斯汀一直留在罗马。
十九那岁(主历858年),“尼阁一世”在争斗之中得胜上台,反对派被逐出罗马,斯汀支持的枢机主教落败,同月也被驱逐。
随后他回到尹比利亚半岛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
作为“加利西亚公爵”之子,还跟法兰克的贵族小姐定下婚约。
他的人生本该光明坦荡。
可一年后,他的父亲被国王指责勾结“南方摩尔人”!
家族领地被收回,成员们被国王或杀或逐。
从公爵之子,沦为乞儿。
斯汀被囚禁三年后逃出,千辛万苦踏上异国船只,先是到达爱尔兰,后又找机会前往南方投奔阿尔弗雷德。
靠着敏锐反应,出色的骑士武艺,又与王储为旧识,最后得到近臣职位。
斯汀想复仇,而一位王储的支持,跟一位国王的支持,那是天差地远。
所以他无时无刻都鼓动阿尔弗雷德野心,并告诉他,
“不控制权力的王储,终有一天,将连死在何处墓园的权利,都没有。”
房间的火光,把斯汀这张脸的报仇渴望,照映的无处可藏。
接着阿尔弗雷德看向第二位亲信。
这位亲信的话跟无名斯汀差不多。
两人都提到“罗马执政官”。
这是威塞克斯王国的一项荣誉头衔。
五岁那年,父亲带阿尔弗雷德前往罗马,请来时任宗座“利奥四世”,给这位聪慧的小儿子授予此衔。
可后来父亲死去,作为幼子的阿尔弗雷德,反因此成为最大的弱势者。
兄长们对年少的弟弟,可没有父亲对幼子的耐心与疼爱。
三位兄长前后争斗,甚至差点引发内战,使王国分裂成几部。
他熬死三位兄长中的两位,二十岁就带兵出征,打败了威尔士人跟麦西亚人。
才成为最年轻的国王之手。
本来阿尔弗雷德以为再过数年,自己会继承兄长遗志,继续抗击维京人。
可一直为健康困扰的兄长,两年前,前往爱尔兰的一场旅程(妻子也跟去),最终带回一位有孕三个月的王妃。
由于许多贵族不在领内见到王妃怀孕,一时,众所纷纭。
而当这位来自“法兰克”的王妃生育健康白胖的王子后。
国王“埃塞尔雷德”欣喜若狂,不但举行祭祀,还大赦罪犯。
甚至派人到罗马,让尼阁一世给自己的孩子祝福。
一年前,尼阁一世更受到国王埃塞尔雷德请托,在罗马发出一份宗座敕令,给他的亲生儿子册封为“罗马执政官”。
这一年,阿尔弗雷德受到空前猜忌,庄园还被剥夺四分之一。
手下私兵也被命令削减,甚至好几次,国王不透过他这位国王之手,而由其他总管大臣发布命令。
这一切,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是健康不善的国王,为了两岁的王子跟美丽的王妃,提前铺路。
铲除兄弟,成就王业?
从小学习经典的王储,不敢往这方面想,可暗杀,诽谤,流言,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
这一次阿尔弗雷德提出,自己前来接应肯特王室,本意是想分担越来越难以碰触的机密政务,
可没想到,兄长多次明里暗里打探,自己亦欲为何?
确定没有问题后,才放自己出来,中途还派出一支斥候队跟着自己,这一切,阿尔弗雷德心知肚明。
第三位亲信的话,依然跟前两位一致。
他们聚集王储身边,一来是仰慕王储的名声跟品质,二来也希望有天,身染病症的国王死去,王储登位后,就能一跃成为王国的实权派贵族。
站队己经数年,改换立场,也难以从小王子那边得到什么好处,不如鼓动王储拼了。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无数人!
都告诉自己,威塞克斯的下任国王非己莫属。
自己才能对抗维京人跟其他国王。
阿尔弗雷德那颗和善光明的心,渐渐也蒙上一层无法看清的灰。
第四位亲信说到一半,阿尔弗雷德突然示意安静,接着道,“国王若离开尘世,我将以国王之手的身份,辅左侄子治理国家,我会教导他远离谣言,勤奋公正。”
权力是能鼓动人心的魔物,几位亲信前面都把话说开了,眼下王储这种教条式回应,已无法压制他们蠢蠢欲动的心。
“殿下,您难道都没想过,王子并不是国王的血脉!”
亲信之中,跟随阿尔弗雷德最久的一位“男爵”,再也忍不住。
他无视阿尔弗雷德让自己闭嘴的手势,畅所欲言,
“陛下身体不好,两任王妃都没有生育任何子嗣,第三位娶了法兰克北部诺曼第地区一位贵女,可您没听过传言吗,她跟身边的陪嫁骑士有不可告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