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85章 各方反应及应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5章 各方反应及应对(1 / 2)

“他们内部董事会与管理层知道是我们了吧?”杨文东笑说道。

“目前应该还不知道,但听说他们已经怀疑是我们了,因为金门的事情。”方先名回道。

杨文东道“那就直接告知他们,跟他们说,我要一个董事席位,态度强硬一点,我也想看港府与汇丰这些人会不会出来干涉,或者搞一些小手脚。”

原先历史上,华资在70年代其实也就是在不断的试探,从强硬收购一些中型英资开始,然后逐步的扩大;

今天他也是一样,不过就是提前了几年而已,金门与黄埔都是如此,相对来说金门的重要性对于英资来说没那么重要,毕竟只是一个建筑公司外加中环一栋大厦,而黄埔集团手下可是持有一个港口的,虽然这个港口如今逐步没落了。

当然,金门建筑的人见好就收,半善意型的出售,这更可能会导致港英及英资那边意见没那么大,但杨文东也不可能在明明可以善意收购的情况下来一次恶意收购,因此现在就看黄埔集团这件事了,只是要董事席位,这样退可守进可攻。

方先名道“好的,杨生,另外这件事金门集团也即将公布,黄埔那边估计也是一样,这对于舆论方面恐怕也会有影响。”

“这是必然的。”杨文东也没在意,道“舆论大了也可以帮我们一把。”

67年,港英吓怂了,这也方便自己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旦港英的底线被击破了,后面也就只能维持新底线了。

《杨文东收购金门集团,开启华资收购英资的序幕?》

《金门集团被华资收购,黄埔集团被要求让出一个董事席位,英资即将离开香港?》

《杨文东剑指英资,真实目的如何?》

不少中文及英文报纸,在疯狂的报道这件事,即使是在平日里,华资收购英资上市公司都足以成为新闻,而现在更特殊了,到底这件事背后只是商业并购,又或者其他原因?

还有一点,大家伙上市原本是想着赚股民钱的,想不到这个时候却被别人给收购了?

金钟一间办公室内,包玉冈看着新闻,大笑说道“杨生,可真是长我华人志气,这也是香港商业史上第一次有人收购大型英资了。”

华资收购英资不奇怪,很有英资小公司经营不善,被华人看中了,卖了也是人之常情;但这样的上市公司,被收购还是第一次。

另外一人道“是啊,这件事可是大新闻了,就看港府接下来会怎么做了。”

“港府?”包玉冈笑道“眼下这个情况,他们也应该不敢强硬的,不过我估计他们还是要护住英资的,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在香港的那么多英资就危险了,特别是几年前为了圈钱,很多英资还都上市了,现在就算想退也退不了了。”

旁边人道“是,上市后想再退,哪有那么容易,眼下这个时间,多少英资都想跑路,杨文东能够收购金门集团成功,估计也是他们的股东想走了,黄埔那边也是一样。”

“等着吧,我也想知道这件事港府会怎么处理,如果杨文东成功了,那我们后面说不定也可以试一试了。”包玉冈的眼神中也有了一丝欣喜。

这段时间,航海贸易实在是太赚钱了,大量资金就如同瀑布一般掉入自己口袋,特别是他早期通过汇丰银行资助购买的几艘超级油轮,如今被欧美日本几家抢着要。

有了足够资金,一方面他还在加注购买轮船,另一方面,如果有机会,他也不介意从香港英资航运公司中收购部分船只甚至整个公司,这些年来虽然华人船东崛起,但曾经的英资仍然占着很大部分份额。

旁边人道“我也希望杨生能够成功,但我感觉他更重视的应该是黄埔,一旦成为董事,不排除他会有下一步动作。”

“是啊,他现在也投资码头了,也的确更需要黄埔。”包玉冈点点头道“不过港口码头可是英资的襟翼,真的想收购,那难度恐怕非常大。”

“就看杨生如何应对了,他现在也有足够的底气与港英对耗了。”旁边人也道。

包玉冈笑道“也对,这就是掌握就业的好处,他要是不满,迁移部分工厂走了,几千上万人失业,港英政府头都得炸了。”

港岛北角

李嘉成看着手中报纸,笑说道“跟我猜测的不错,当杨文东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想办法吞并英资公司,这些英资掌握了太多优质资产,本身的管理却很差,也不配有这个财富了。”

“你还真是懂杨文东啊。”庄玥明挺着8个月大的肚子笑说道。

李嘉成摇摇头道“不是我懂杨文东,而是我懂资本家的心态,规模大了之后必然要扩张,其实杨文东算是华资之中最不急着吞并英资的,因为他的资本可以向海外扩张,我们其他华人就没这个条件;

只是杨文东正是因为海外的成功,使得规模发展迅速,现在反而是第一个对英资下手了。”

“那你在想什么?”庄玥明又问道。

李嘉成笑了笑道“我也看中了一些英资公司,不过没有金门那么大,这些也都持有不少空的货仓,现在价格很便宜,只要我收购成功,那等到未来地产市场恢复,利润会在十倍以上。”

“你就不怕?你认为的失败?”庄玥明问道。

李嘉成摇摇头道“不会,1949年的香港与今天的香港没有本质区别,我相信还会是一样的。”

此刻不少华人的大佬也都在盯着这件事,不管是金门或者黄埔,其实也都是中型英资,算不了什么,可这件事代表的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不少英资公司的大班们,也开始行动起来,事情还没发生在他们身上,可他们也知道,如果默认,那下一个是谁不好说,再次一点,这件事就算阻止不了,那大伙们也能商量一个对策下来。

港督府也是秘密召集了不少英资聚会;

会议室内,二十几名鬼佬将会议桌围得水泄不通,还有几人坐在会议桌之外,但即使是他们,任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