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杨大姐是不是有点大……”
毛雨桐跟在桑瑜身边久了,也发现了,一个好的主意可是要比做出来的东西值钱多了,就算是她没有卖过家具,也能够知道那些家具代表着多大一笔收益,她不由得有点可惜。
他们现在卖个围裙都能卖得收益不少,要是卖家具的话。桑瑜却笑眯眯的说:“家具这个东西,要做的话,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人员、厂子、机器、原材料……我们一样都没有,与其这样,不如交给杨大姐他们做。你要知道,我们的万年青要想长久,还要背靠木材厂一段时间,只有木材厂一直兴盛,我们才能一直兴盛。”
毛雨桐本来就聪明,被桑瑜这么点了一下,她那原本在在心里面的疙疙瘩瘩也就消失不见了。
原来万年青管理处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是毛雨桐或者桑柳,又或者是卖衣服的姑娘们谁有空谁就来做,不过现在人多了之后,桑瑜就直接招了一个做饭的阿姨。
因为新办公室还没有装好,所以暂时还是在桑瑜的院子这里,只等到办公室装好之后,就在那边的食堂开伙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桑瑜把身份证给了裴铮,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震惊,他们一个个的把身份证传过来传过去的看,羡慕的不得了。恨不得自己也马上就能把身份证给拿到,
万年青这边的身份证除了桑瑜和裴铮是第一批的第一批次登记的,其他人按道理第一批都排不上他们,但是经过了岳金铭的事情,杨大姐直接就特批了他们万年青管理处的其他人也跟都在第一批里面登记了。只不过他们都不是第一批次,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身份证就不太好说了。的都排在了第一批的其他批次里面,虽然说是第一批,但是要拿到怎么也得年后了。
裴铮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去C城?”
桑瑜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当然是越早越好。”她可是记挂着自己在过年之前来一次大酬宾。下午裴铮就去跟刘业联系了,最后确定三天之后的火车票。这三天的时间里,在万年青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那就是,大棚里面的番茄、黄瓜、豆角、玉米等不是冬天特有的蔬菜统统的上市了。这一次桑瑜并没有再打什么广告,因为不需要。饥饿营销已经让很多人把来万年青买蔬菜成为执念了,更不要说这里还有不用肉票就能买到的猪肉,所以,每天来万年青市场里面来买菜的人实在是不少只是他们水都没有想到,今天照例早来,看看能不能买到万年青蔬菜的,却发现了居然有番茄、黄瓜……
这是什么运气?
大冬天吃上黄瓜和番茄,还有四季豆,我的妈呀,这简直让人分不出季节了。
就算是对于买绿叶菜嗤之以鼻的人,看到能在冬天吃上这些东西,也都狠狠地动心了,这也就也就导致哪怕是在绿叶菜每天两千斤的基础上又加了两千斤的番茄黄瓜之类的稀有蔬菜,也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全部都售罄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哇哇的吵着,才供应这么一点,实在是太少了!万年青市场的蔬菜每天上市,可是没有买到的人确实挺多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被内部消化了。
其实,自从大棚菜上市之后,不光光是有职工、或者其他地方的居民过来购买,还有一大部分的是被市场里面摆摊的其他摊主买了。一部分是用来自己家吃,当然也有是,这些摊主买了,直接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个两毛再卖。
这种黄牛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大部分的人对于这种就在同一个市场里面还搞出这种名堂十分的愤怒,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为了尝鲜,捏着鼻子认了,可是背过头立刻就骂万年青不是人。
万年青之所以放自己的人在市场里面卖菜,除了要在打开自己的销售路径之外,也是要观察这种情况,于是,在黄牛出现的当天,这个事情就已经被反应到了刘玉城那里了。
刘玉城过来看了一圈,市场里面卖黄牛菜的摊主们虽然一个个仗着“法不责众”根本不在乎,可是,眼睛和神情之中还是透出他们的心心虚来了。刘玉城转了一圈,一个字没有说,第二天新的制度就出来了,那就是每天万年青蔬菜这边会拿出一千斤来给摊主们批发,但是要求是他们的零售价格必须跟万年青蔬菜一样。
这个方法确实缓解了普通摊主眼巴巴看着万年青蔬菜挣大钱,而自己连汤都喝不到的情况,做到了全市场雨露均沾,不过,因为每天从大棚拿出来的菜上限还是没有增加,所以,就算缓解了售卖排队的情况,可是这个饥饿营销依旧实实在在的刺激着每个买菜的人,甚至每个批发蔬菜的摊主。从大棚菜上市到番茄、黄瓜等蔬菜的上市,万年青蔬菜可以说在滨江市出了名了。
对此,桑瑜并不意外,只是让她意外的是,就在桑瑜准备前往C城的前一天,万年青市场办来了两家单位,一家是市政部,另外一家是市第一中学,都是点名要进新鲜蔬菜的,每家每天就定了四百斤的蔬菜,时间一直到四月份春菜上市。
有了这样的单位打了头站,桑瑜立刻就意识到了后面还会有很多的家单位来订菜,立刻让刘玉城去把大棚基地的事情给落实了。说起大棚基地,其实在冯美华和许四根家的大棚菜上市之后,四平乡其他家的农户也看得眼馋,陆陆续续的有人来想签订大棚的合同。不过刘玉城并没有对于私人松这个口。
尽管在会上桑瑜这边已经确定了还要再选几家来盖大棚,可是,刘玉城通过这段时间和菜农打交道也清楚的这些村民的情况。大家都很穷。
人一旦穷,就很容易形成贪念,像是他们这种外来的企业,想要直接跟这些村民打交道,那么结果只有被一个村子里面的人联合起来盘剥的结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被排挤、孤立无援的许二青和许四根。刘玉城这边就直接去找了镇长,提出了想在四平乡建立大棚基地的想法,镇长一听高兴地不得了,这可是送上门来的政绩啊,哪能往外面推的道理,立亥去跟村长联系。
果然,让镇政府这边出面和村子联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