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进来。
胡毋敬说道:“想请诸君看看,这时令是否可以写进日书里?”
王绾手里握着竹简,是刚呈递上来的,开口说道:“诸位看看吧。”
优旃说道:“多了九个时令?”
胡毋敬微微躬身说道:“我按君上的旨意,将时令不同的缘故写进书中。”
“细细一数,的确是九个。”
这些时令,比秦时所知道的还要多。
尉缭问道:“日书指导庶人耕种,太史是怎么知道的呢?”
胡毋敬微微躬身说道:“先秦时的圭法!”
圭法,就是土圭法
尚书中有记载。
尉缭说道:“先秦时,所用圭法,得出时令也不过八时。”
胡毋敬微微点头:“尉公所言的确是如此,可我观察八个时令,的确有极大的差别,就像君上说,在齐地和在颖川时不同,这是时令变化的缘故。”
尉缭点点头。
诸公看着手中的竹简,出现一条从未见过制令:
“一岁再种?”
“这是什么缘故?”
胡毋敬说道:“先秦时,仲春过了之后,就是仲夏,而后仲秋和仲冬,却不知道岁还有返暑的时候,先人认为夏之后便是秋冬,所以一岁只种一稻。”
“现在,我把时令分割出来,哪怕是仲夏,到仲秋,也有许多个时令,而稻和谷的耕种,只需要三个时令而已,为何不试一试呢?”
王绾缓缓放下竹简:“呈递陛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