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方孝孺进京,是朱元璋的决定,
所以方孝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
朱允炆对这个酸儒没什么特殊的想法,就是有种莫名的排斥感……
所以他不信任文臣,甚至有些害怕。
但李景隆不在东宫,大本堂却正在东宫,
只是自昨天之后,他就不能再和其他的皇子皇孙们一起上大课了,
若不是他语出惊人,害得宋讷被迫休病假,整个大本堂乃至于东宫全部的侍讲也不会都统一地假病告休……
但他们心中畏惧,不想被皇太孙的破格话语牵连,又是另一个方面,
你们翰林院不讲,国子监不讲,我找一个没有功名却有文名的人来讲总行了吧?
但从种种迹象都表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所说话产生的影响,还远未结束,
不过好消息是,朱允炆在之后的几天,都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召见,
在方孝孺来之前的这几天,朱标除了在文华殿处理政事,也日日亲自抽查朱允炆的功课,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朱允炆都对答如流,让他感觉自己根本难不倒早慧的儿子,
仿佛那一日的深思熟虑,已经将他所有的思虑掏空,
深宫内的生活使朱允炆早熟,皇太孙的身份也使他承载了太多压力……
所幸朱允炆自己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在大本堂名义上“暂休”讲课之后,依旧是自顾自地去那里翻阅古书,默读典籍,闲暇时认真地练字,而且食量上也比平日里大了很多,稍微缓解了一些朱标的担忧。
方孝孺孤身一人来到金陵,于文华殿觐见了朱标,
他一身干净的灰色粗布麻衣,怀里抱着一个布包,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消瘦,
只是一个高一些,另一个只到他的腰部往上一点。
朱允炆恭敬地执弟子礼。
“不必多礼。”
“听周斌讲,允炆你通读古经,明晓通鉴,连秦汉古史也有涉猎,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每日温史,是苦功夫。”
朱允炆谦虚道,
再没有外物干扰的情况下,他能自觉地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不自觉废寝忘食,
“该是如此。”方孝孺点点头,随后垂首对朱标行礼,“太子,我便带着允炆先去大本堂了。”
“太子言重了。”
朱允炆正嫌自己这身子太瘦弱,坐着着读书半个时辰就感觉有些劳累,正在调整饮食,多吃糕点多喝甜水多吃米饭和猪肉以期增加体重,听到方孝孺的话语,心里一动:“老师也很瘦,有什么长肉的法子吗?”
方孝孺轻声道,
“……”
若是其他人,肯定顺着再奉承他几句,
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的这么愣……
“到了。”
而是走进大本堂坐在了讲课的位置,
方孝孺从布包里拿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轻轻掸了掸灰,震声道:
“……”
知道你读死书,死读书,也没有找死的吧?
不知道我正是问宋讷《祖训录》,气得他差点死了吗?
愣到让他都觉得愣的地步了……
朱允炆简直百口莫槽,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说什么,这几日头一回嗫嚅道:“近几日,我已经反复读过,不懂的地方,父王已经跟我讲了。”
“不必了!”朱允炆站起来挥手打断,“老师,我真的懂了。我最近在观察天象和星象,对一些格致的事情并不太懂,请老师先帮我解惑吧。”
“确然,我最近在格致,很多不懂的地方。”
“老师,我以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有一定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