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元宵节。
火车站前,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和三轮车,按着清脆的车铃声,展示着这个时代的风貌。
这时候大家出门,可没有摩托车、汽车,最常用的便是自行车。
他们大部分穿着蓝色或者草绿色军装,腰间挎着军绿色的斜挎包,胸前别着伟人的像章,脚步匆忙。
火车站,分离之际,赵秀萍泪眼婆娑着。
“妈,回去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你不用担心。别舍不得花钱,你要为自己、丽华的身体着想。”陈铭章说道。
到了靠窗的位置,从车窗看着赵秀萍,陈铭章还是忍不住地挥了挥手。
片刻之后,火车缓缓开动。
老式的绿皮火车缓慢的行驶着,陈铭章将头探出车窗,不断不断往后退的赵秀萍挥手告别。
上一世,坐的是动车、高铁、飞机,都有车站安检,亲朋好友是进不了火车站的,可是现在不同,是可以送别的。
离别,总是愁!
老式的绿皮火车缓慢的行驶着,速度很慢,车厢里各种味道弥漫,孩子的哭叫声,大人的聊天声,还有他对面那位正在奶孩子的大姐,以及还有抠脚大汉......
火车,是这个时代长途出行最常用的工具,至于飞机,不是处级及以上的干部,不用想着坐飞机,哪怕你有钱也买不到飞机票。
而且飞机票死贵的,从魔都到京城的机票要七十多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来月的工资。
陈铭章买魔都到京城的火车票,都还得有介绍信。
不得不说,未来近四十年,中国真的是取得巨大的发展,衣食住行最是能够体现出来。
而这个时候,魔都到京城坐火车正常都要26个小时,票价则是差不多一个普通人一个月收入。
陈铭章拿出草稿纸,取出钢笔。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
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
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
当拥挤的月台挤痛送别的人们
我知道你有千言万语,却不肯说出口
.......”
这一首歌,很好的体现此刻他的内心。
却是对面下铺那位抱着婴儿的大姐,那大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递过来一个鸡蛋。
陈铭章看了一下手表,才发现已经过去大半个小时。
那位大姐见陈铭章一脸真诚,也没有说什么,问道:“小伙子,这是去哪啊?”
大姐继续与陈铭章聊天:“小伙子,看你的样子,不像工厂上班的啊!”
大姐的神情立即变的不一样了,“原来是个大学生啊,以后是要吃皇粮的!”
只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立马就是干部。
所以此时,不管认不认识的,都纷纷同陈铭章打招呼。
“小伙子,你要去哪个大学上学啊?”那个抠脚大汉好奇问道。
其他人顿时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像陈铭章这样,只要毕业,立马便可以进入机关单位,这在大部分人眼中,就是以后的领导了!
特别是当知道陈铭章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要去上北大,更是引起一阵阵惊呼声。
北大在全国也就录取1177名,能够被北大录取,那是真的是千里挑一。
刚才那位大姐问道:“小伙子,这次有个叫陈铭章的作家也要去北大读书,你认识他么。”
毕竟太高调的话,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