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第18章 五四文学社与《未名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五四文学社与《未名湖》(1 / 1)

第二天傍晚。

作为燕园一大景,这里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

没多久,陈健功等人便来了。

五四文学社,是北大在以前拥有的一个全校性的学生文学社团,在特殊岁月的时候停止活动。

五四文学社创办于1956年,她的创建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最纯洁的信念孕育了‘五四’,同时他们先锋的姿态也确立了校园文坛乃至中国文学界中五四文学社的地位。

陈健功、杨英明、查健英等十个人,再加上陈铭章便是十一个人,大家便席地而坐,坐成一个圆圈。

作为要恢复‘五四文学社’的领头人,陈铭章自然不会事事自己做,而是将事情交给陈健功等人,他们有的负责联系学校,毕竟‘五四文学社’要办公场地;然后还要联系名人,比如学校的文学知名老师的联系,以及还有老校友的联系......

陈健功等人前前后后忙了大半个月了。

陈铭章道:“大家认为这个刊名取什么好呢?”

有的人说就叫《北大》,简单明了;也有人说叫《复兴》,表明这是万物复兴,是新时代;也有人说叫《五四文学》得了,刚好与五四文学社契合......

陈健功:“这个名字取得好,又好听,还有双重含义。”

“钱理群老师也可以!”杨英明说道。

茅盾,这是大牛人,他不仅仅是北大老校友,在文学界的地位那可是泰山北斗级的。

1927年茅盾先生便任《民国日报》主编,在1928年1月至6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7月东渡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和从牯岭到东京》等。

“茅盾先生可不好请,这事能成么?”陈健功皱了皱眉头道,这位是大牛人,大人物。

现在中国文学界,地位比茅盾更高的,估计没有了!

陈铭章点点头道:“这事我们可以借助学生会,进行宣传,同时接受同学们投稿。”

五四文学社恢复工作,这是大事。

随后,众人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进行讨论,包括五四文学社恢复工作,以及《未央湖》的事。

可陈铭章却提出,应该像其他刊物一样,是有偿的,以此维持着《未央湖》的运行,包括时机成熟后给发表文章的作者稿费。

如此一来,才能不断激励学生、作者,同时也可以让《未央湖》运行下去。

至于指望学校拨款,那想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

与其寄希望于学校拨款,还不如靠自己,让五四文学社拥有自我造血能力。

没办法,陈铭章是现在他们之中最出名的,一篇《牧马人》一篇《伤痕》让陈铭章名传全国,他们只能仰望。

不但自己买了自行车、收音机,他们进行筹备五四文学社恢复工作的一些经费,还是陈铭章掏钱的。

陈铭章对于五四文学社的规划,便是少部分经费来自学校,大部分经费依靠自筹,也就是通过发行《未央湖》,赚到一定的钱,可以供给五四文学社的运转经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