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程怡君不干了,“那我要睡哪里?” “你要嫌挤,就和莺儿一起睡,不嫌挤,就跟我们一起。” “你个讨人厌的小毛孩儿,半夜我给你扔床下去。” “阿娘,槐序怕,姐姐要扔我。” “姐姐跟你闹着玩的,不怕哈。” 将小孩儿抱在怀里安抚,哎,小孩子心细,这两天确实精力不济,没有花太多心思在他身上,毕竟还那么小,是委屈他了。 孔槐序被搂在怀里,偷偷斜眼看对面的大姐姐,咧着嘴笑了,可把那人气得不轻。 个小鬼头还有两幅面孔的。 春妮在一旁,也听着了这边的动静,只叹主子脾气好,一个一个缠在身边,也不嫌烦。 明天就是腊月十六了,跟李家那边约好了要一起打糍粑。所以今天需要提前把糯米洗干净泡起来。 她端了一个筲箕、淘米工具和木盆出来,坐在一旁淘洗糯米。糯米需要浸泡一夜,待到用手能捏碎的程度就可以了。 浸泡前淘洗干净,等泡好了沥干污水,再用清水从上淋一下就可以放进蒸笼里去蒸熟了。 “我手疼,不能搓衣服了,我也去洗那个。” “阿娘,槐序陪你一起洗。槐序最喜欢陪着阿娘了。” “你儿子是个心机崽。”程怡君瞪了两眼那小孩儿,拿着屁股下的小板凳挪了窝,她觉得淘米好玩。 “阿娘,心机崽是什么?” “......夸你听话懂事呢。” “......” 春妮在一旁默默低笑,招来人瞪了一眼,收敛了笑意道:“阿君小姐,这个是用来做吃的,要看仔细了。里面可能混杂的有小石子,还有一些坏掉的米粒,都需要挑选出来。” 程怡君拿着一个有两个碗大的筲箕,里面装上糯米,浸在大水盆里仔细冲洗。 “这么多糯米,能吃的完吗?” “糍粑可以放很久的。晾干了用水泡起来,可以放两个月左右呢。” “这个什么时候能做好,我也要吃。” “明天做好了,也得放两天,放干水分的炸起来才好吃。表面厚厚一层锅巴皮,外皮酥脆,里面软糯,一口下去,满口都是糯米的清香。” 春妮看着那边悄悄咽口水的人,说的越发仔细了。庄上的人都爱逗这人,性子跟个小娃娃似的。 莺儿这会儿也从旁处回来了,看着那边顾头不顾脚,顾上不顾下的人,赶紧提醒,“阿君小姐,仔细别把鞋子打湿了。” 程怡君手上动作不停,看了看脚下,好像有点湿了,动作放轻了一点。 筲箕在水里一上一下,摇着摇着,就又忘了。 “阿君小姐,你先回屋去火坑那把鞋烤干,仔细着凉了。” “你好烦,再说话,我就把你赶出去。” “姐姐,你看她。”这人只有一个人能治,莺儿说不通,赶紧找外援。 顾清晨:“我们的鞋子你穿着大,一会儿可没有给你换的。” “你帮她不帮我,我讨厌你。”嘴上一点不饶人,手上倒是停下来了。 “你不冷吗?去屋里把鞋烤干再出来。着凉了,受罪的也是你。” “去就去,谁还不会把鞋烤干了。” 气哄哄回屋子里去了。农家都有烤火盆,冬天围坐一圈边烤火边聊家常。 跟大户家用的专门烤火的那种炉子不一样,农家使用的烤火炉,外围有一个四方的木架子。 烤火炉放在木架子的中间,放一个三脚架在上面,可以顺带着煮东西或者烧水。脚可以蹬在木架子边缘,不管坐多久,脚上都不会冷,还能顺带着把沾了湿气的鞋子烤干。 “喂,你们进来一个人陪我说说话,我一个人很无聊啊。”程怡君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不消一会儿,她看着进来的孔槐序,这一口气憋在了嗓子眼,“谁让你进来的,你出去。” 孔槐序看着外面阿娘伸着脑袋示意自己陪人说说话,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等转过来,笑脸一下子就收回去了,可谓是变脸很快。 “你打算怎么哄我?”程怡君看着对面的小不点,在顾清晨面前总是一副小大人般的乖样子,但是她早就看出来了,那都是装的。 “姐姐喝水吗?啊,不喝啊。你要吃点东西吗?也不吃呀。那姐姐坐这里烤火吧。” 自问自答一通,还顺带着点点头,在外面的人看来,好像聊的很好的样子。 “姐姐,你什么时候回家呢,你爹娘想你了,还是快点回去吧。” “要过年了,阿娘给我准备了新衣服。姐姐过年想穿新衣服吗?回家找你阿娘就有了。” 程怡君无语地看着小孩儿表演,并且表示你这演技也就骗骗外面那些傻大个,你那点花花肠子都是大家族里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