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国工业> 第六百一十四章 想要提高质量?请咱们来负责产品质量把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四章 想要提高质量?请咱们来负责产品质量把控!(2 / 3)

。”

一众人离开了会议室,前往天夏摩托生产车间。

对于造汽车的人来说,摩托车的技术含量太低了,好像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当进去之后,他们就惊呆了。

“各位,这里是我们的发动机总装线。我们打出的口号是汽车品质,所以,装配都是按照汽车的要求来的。”秦锋给众人介绍。

大家伙看到了什么?

流水线上,一名工人拿着钳子,从一旁的保温箱里取出活塞销,快速而准确地将它装到活塞上,完成活塞和连杆的组合体,然后下一个。

等到这一个保温箱的活塞销装完,一旁已经有运输车,运来了一箱新的活塞销!

“你们这是低温装配?”尹永俊开口问道。

“是的,为了实现过盈装配的目标,我们使用了冷装方案。”秦锋说道:“这样可以让产品的质量更高。”

不用说汽车发动机了,摩托车发动机的装配都这么讲究!尹永俊非常感慨。

如果螺丝钉比螺母还粗,能装配到一起吗?

当然可以,只要将螺母加热膨胀,或者将螺丝钉冷冻收缩,然后趁着螺钉螺母不注意,一下子就给怼上了,等它们反应过来,就再也分不开了。

在发动机的组装上,也会用这种技术,不过以前都是加热膨胀,这个简单,把螺母扔到加热的机油里就行,但是,加热之后的零件容易产生应力,所以,后世的车企就选择了冷装。

冷装绝对不是整个车间都是冷库,工人们穿着羽绒服干活儿,那是某些吹子们的扯淡,只不过是将需要的零件放到冷库去,温度也不用太低,零下三十度就行,冰箱都能做到。

活塞销的安装,就需要冷装,仅仅这一个简单的装配,就代表着太平洋集团的实力!接下来,气门座、曲轴轴承,也都是冷装配。

整个生产线看过去,尹永俊不得不佩服:“你们这条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比我们现代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还先进!”

冷装配只是其一,生产线上还有很多机械臂,那才是最牛的存在!

当然,也可以看到那些戴着红袖章的质检人员,检查着各个零件,虽然残次品很少,还是有的,当他亲眼看到质检人员把一台已经装配到一半的发动机扔到废品区的时候,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惊讶。

“这台发动机有什么问题?”

“活塞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按照交错的角度分开装。”

活塞环是装在活塞上的,和气缸紧密接触,负责密封等作用,但是需要开口,所以,两三个活塞环之间的口子就需要错开,否则会窜气或者是机油。

如果是三个,交错一百二十度就行了。

而眼前的这个呢?

可能就是交错到了一百一十度,差了十度而已,在他们现代汽车,这样装配完全合格,在这里,摩托车的都不合格!

“那可以重新调整啊!”

“每次安装,都会对活塞造成影响,更何况现在活塞已经塞进了气缸,已经开始进行第一次磨合,如果不合格,那就要报废掉。”

这质量管理,严格到了变态!

“这只是个摩托车发动机啊,用得着这么高的标准吗?”李明博好奇。

“我们打出去的口号就是汽车品质,必须要达到汽车品质才行,哪怕它只是个摩托车发动机,只要正常使用,也可以保证百万公里无大修。”

摩托车发动机,也要跑百万公里!

尹永俊彻底服气了:“秦总,我们希望贵方能派出质检员,去我们的现代汽车,帮助我们提升车辆品质!”

“我们派当然没问题,但是……”秦锋看了看对方:“你们能保证,给我们质检员这种权力吗?万一不听我们的,还要揍我们的质检员,怎么办?”

刘永亮的脸红了,这说的是他们首都汽车厂的事情啊!

“我会把在这里见到的一切,汇报给会长和社长的,他们一定能支持我们。”尹永俊说道:“我们这次东方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贵方对待质量的态度!”

秦锋点头:“好,那等你们协调好了再说,对了,我们的质检员是车间里最重要的人员,培训起来也很难,所以,他们的工资很高,如果你们雇佣他们去的话,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千美元。”

兄弟单位的人都惊呆了。

三千美元!

哪怕只按照5的汇率来算,这也是一万五千元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

这个年代,万元户虽然不稀罕了,但是,年收入过万的人依旧很少,现在,月收入过万啊!

就算是太平洋集团工资高,也不会高到这种地步,这些质检员,一个月能赚三千人民币就不错了,甚至也可能就是一两千,现在去了国外,居然直接赚美元?

南棒人能答应吗?他们又不傻!

就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尹永俊点头:“当然没问题,把太平洋集团先进的质量管理带到我们现代汽车,他们的工资值这个钱!”

南棒人还答应了!

“各位,时间差不多了,要不要留下来,在我们太平洋集团用餐?”秦锋发出邀请:“顺便看看我们集团的管理细节。”

没办法,都折腾到现在了,得吃顿饭了,不过,想要破费是不可能的,去食堂吃一顿就可以了。

“好。”尹永俊点头。

王钢笑了笑,他当然知道,秦锋是又要卖弄他们的饭卡了。

果然,等到众人进了食堂,看到了窗口打饭的一幕,个个目瞪口呆。

排队打饭,整整齐齐,要什么,打上了,大师傅就会在窗口的机器上嘟嘟嘟的按动,然后,打饭的工人把手里的白色卡片向上一放,滴滴!这就完事了!

“秦总,这是什么高科技?”刘永亮首先开口,虽然都在首都,但是,太平洋集团的工厂,外人是不能随便进来的,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太平洋集团的食堂,居然都这么先进了!

粮票的时代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