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万历明君> 第198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3 / 4)

当初袁洪愈跟皇帝论道之后,潜心闭关了三年,如今将认识论与实践论相结合,创出了新的格物致知之说,他自称为“后理学”。

沈鲤每每读到,便觉得有所感悟。

就像上月的一篇文章,剖解认识论中“事物的联系,是孤立单一还是普遍共存”,直让沈鲤拍案叫绝。

创立《东林学报》的钱德洪、薛应旂这些年先后离世,报纸便交到了顾宪成的手里。

或许是在四川被庶务磨砺数年的缘故,如今的东林学报,脱虚向实,竟然渐渐说起了民生疾苦,家国天下。

尤其去年的一篇文章,解释所谓家国同构时,引申出所谓“事物发展乃是螺旋上升”的观点,一时令时人所赞叹。

李春芳所督办的《南直隶日报》创立较晚,但因为有新闻版署背书,可谓是尺度最大的报纸,什么政事、黄腔,应有尽有。

上月时,李春芳还因为调侃了新任应天巡抚孙丕扬,被后者报复性地送了一盆盆栽。

为此,外戚李春芳还多为时人所笑侃阴阳曰,丕扬的栽种。

总而言之,除了喜欢玩一些南直隶各府间地域歧视的恶俗笑话这一缺点外,南直隶日报最是诙谐有趣——嗯,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恶俗笑话,或许也不一定是无意的缺点。

当然,若是论沈鲤最爱读的,那还是非《日月早报》,也就是俗称的新报莫属。

兼具趣闻和严肃,文笔与内容并存,涉及到经学、时政、趣闻、杂谈、实践等方方面面,乃是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报纸。

也是沈鲤现在手上的报纸。

只有看新报的时候,沈鲤才能感受到大明朝如今百废之下,同样有新芽,正在萌发生机。

譬如皇帝出巡顺天府后,对一系列弊政的指示,这是新政的生机。

湖广宗室所经营的汉阳钢铁厂对于炼铁技术的优化,这是宗室营商的生机。

龙江造船厂所造海运大船的第一次试行,这是海运的生机。

以及,万历十一年会试,将会增设的一门数学,嗯……这就难以苟同了。

沈鲤不免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数学有什么好的。

不爱看什么偏偏就有什么。

这一版新报正好刊印了一篇数学文章,占据了大量篇幅。

标题就十分引人注目——《关于千年以降的数学批判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不喜欢归不喜欢,奈何会试即将增设。

沈鲤也只能捏着鼻子沉下心看起平日通常会略过的数学一版——免得儿子今年考不上,三年后要用到这些东西。

这篇文章除了文章题目夺人眼球外,旁边还有一份表彰通稿。

皇帝以这一篇文章,授功作者,将其从一名学生晋升为两江学者,赐宅邸、月俸,授奏事之权。

甚至还亲赐作者刘三炮表字,曰,顿开。

沈鲤有些不服气地撇了撇嘴,这是何等殊荣,未免太过了。

其实,身为高位的朝臣,多少都是懂数算的。

哪怕在州学、国子监不愿选修,但选了庶吉士后,这就是必修课目了。

那怕古板如司马祉的那位祖上司马光,也同样精通数算。

皇帝又何必独独青睐呢?

沈鲤略微发散了一会思绪,才顺势阅看起正文来。

文章开头大概是简述了一下数算的发展脉络。

譬如计数、历法的需求,规、矩、准、绳等测量需求的开端。

到成为君子六艺之一的发展。

以及《九章算术》等著作以来,形成一门工具体系,可以称之为,数学。

随着前宋商业之繁荣,杨辉,秦九韶,朱世杰等人开馆授徒,形成结社,著书立说,一度让数学达到了发展的巅峰。

最后,则是本朝以来,雪崩式的垮塌。

沈鲤在这一句话上着重看了几遍,不由摇了摇头,皇帝还是老样子,对于这种掀自家老底的言论,丝毫不忌讳。

自家事自家知,前宋以后,短短百年的时间,本朝数算大家,都几乎已经看不懂朱世杰、秦九韶这些宋人的著作了。

说是雪崩式垮塌,也没什么错。

但刊载出来,就不太好看了——大明朝相对于前宋的进步,最好是全方位的,哪怕只是数算这种外道落后,也不能有,就算是真的,也不应该到处乱说。

这不是沈鲤一个人这样想,而是泰半朝官的共识。

所以,这话没有皇帝授意,是不可能刊载的。

沈鲤突然有些想皇帝了,七年没见,现在恐怕比自己高了吧。

他摇了摇头,把多余的思绪甩出脑海。

总而言之,在介绍了一番数学脉络之后。

刘顿开提出了三大批判。

其一,便是对本朝的户籍制度提出探寻。

认为将专研数学的百姓,归于阴阳籍,扼杀了数学共同体,将数学重新打回了近亲繁殖的家族式行业,极大程度地遏制了数学的发展。

其二,对数学载体提出了批判。

由于时代的局限,千年以来,都是以简牍录字,因为其篇幅有限,不得不简略文字,很大程度地使得数学的表达,不够精准。

各种《九章算术注》、《周髀算经注》,使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注解,做了不少重复的功夫。

如今纸张便宜而精美,篇幅足够,还有节省篇幅的必要么?

为何还要固守以往这种简略的表达,而不是力求精准呢?

其三,对于数学与儒学的割裂,提出了强烈反对。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数学的儒学成分,还是太少了。

在深入理解皇帝提出认识论之后,刘顿开幡然醒悟,任何的器,都是有道的存在——任何的学说,都应该离不开儒学。

数学为什么一度以来,碎片、零散呢?

就是因为缺乏了儒家的指导!

缺乏研治中的统合、缺乏体系内的连续、缺乏认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