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等到10点多,才吃上鸡汤。
冯舒雅做药膳有一手,鸡汤炖的滋味绝佳。
秦远跟她连汤带肉,美美吃了一砂锅。
清晨起床只觉身体暖烘烘的,上班蹬自行车都比平时有劲。
像往常一样,秦远不紧不慢地赶到科办公室,只觉今天院里比平时喧嚣不少。
这会儿,科办公室人不少,见秦远出现,纷纷投来火热的目光。
秦远还一头雾水,路过董志刚身边时,董志刚悄悄竖起大拇指,佩服道:
“你太牛了,秦队!”
坐到座位,老郭立马拎来水壶,给秦远倒水泡茶,并给秦远递来一份《沪城晚报》。
瞄了眼头版报道,家里没订报纸,秦远这才恍然,心里暗道:
‘老黄干的不赖啊,这么快就见报了,往后斗争形势要是激烈,这手压井许是一道不错的护身符。’
瞧着秦远放下报纸,老郭立马把泡好的茶端到秦远手边,并热切说道:
“秦队,我说您怎么老往交大跑呢,太厉害了。
您这次不但给院里露了大脸,连我也能跟着沾光啊。”
“呃...有那么夸张吗?”
老郭是识货的,高兴说道:
“嗯,我家住棚户区,要是打一口手压井,吃水方便,也省钱。
还有,陈院年前犯愁院里没出成绩。嘿嘿,这会儿真出成绩了,他还要犯愁。
大早上,他就让乡下来的社员同志们堵在办公室,跟他要手压井呢。
当然,这也说明您弄的这手压井反响激烈,陈院心里不定多乐呢...”
做出成绩了,一上午尽听好话了。
而且,秦远小瞧了登上《沪城晚报》头版的影响力。
中午吃饭时,马卫平特意找了过来。
大食堂,角落位置。
香喷喷的大米饭,冒着腾腾热气。
秦远把打来的两盒米饭,分一盒给马卫平,又打开俩盒菜,笑着邀请道:
“卫平哥你偏辣口,我特意找了钱师傅,做了两道小炒,一道麻婆豆腐,一道回锅肉。
味不错,你赶紧尝尝。”
“阿远,瞎跟我客气,随便打俩大锅菜就行,哪用得着开小灶。”
“卫平哥,你难得来一趟,并且好久没吃川菜,我也想这一口。”
“你别说,钱师傅的手艺愈发厉害了,这俩菜炒的真下饭。”马卫平夹了块回锅肉吃下,又猛猛刨饭。
接着,连肉带饭吃下一大口,再喝口温水,鼻尖冒汗,顿觉痛快。
看他吃的香,秦远也美滋滋吃麻婆豆腐,下饭。
哥俩痛痛快快吃饭,马卫平又小刨一口饭,咽下,接着出声夸赞道:
“没想到你还懂机械设计,厉害的,阿远。”
秦远吃麻婆豆腐,辣的额头出汗,喝了口茶,温声笑道:
“你专门过来跑一趟,不会只想跟我说这个吧,有什么事,直说。”
“瞒不住你。”马卫平放下筷子,开门见山笑道,“我刚升了副科,调查部让我新拉一支队伍,有点缺人手,忙不过来。
阿远,你是不是对机械感兴趣?并且平常下班后忙吗?”
秦远轻轻放下瓷缸,轻声回道:
“嗯,对机械有兴趣的,而且下班后不算忙。”
“那等你下班时间,我把你弄进江南造船厂怎么样?”
想着郑言光在江南造船厂当高级工程师,秦远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道:
“我跟江南造船厂八杠子打不着,怎么把我安排进去?”
马卫平笑了笑,轻声解释道:
“这不,你今早登报,弄出了手压井这么大的阵仗,说明你对机械设计,有造诣的。
而江南造船厂有个工程师培训班,呃...已经不能叫班,它前段时间改了名儿。
改成‘江南造船厂中等专业学校’,规模不小,里面的学员,除了江南造船厂本厂职员外,外厂的也有。
阿远,你如今在机械设计上,算小有名气,把你安排进那专业学校学习,一点都不突兀。
并且,那学校不用天天强制去,时间自由、灵活,跟拿旁听证,去大学听课一样,全靠自己安排。
要去吗?”
“既然这样。”秦远点点头,笑着回说,“那卫平哥就帮我安排吧。”
“嗯,等回去,我就借助部里关系,帮你写申请。”
马卫平脸上露出笑意,又目露期待,低声说道:
“造船厂那边足有1.5万名员工,人员复杂,你侦查敏锐,说不定就能揪出藏在厂里的特务。”
秦远端起瓷缸喝口茶,瞥了眼情报面板上的金色情报,心里暗忖。
郑言光这货,是特务的嫌疑很大啊。
这货既然挡路,那就不留情,慢慢料理他。
况且,情报上说,这人还盯上了自己刚获得的原药方,也就是“参元养身丸”。
药方原来无名,“参元养身丸”是道长师父取的名字,并且它是丸剂。
话说,老扒手、郑言光得到百年参,一直没用,估计是不知从哪得到“参元养身丸”的消息,想利益最大化。
毕竟,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连秦远都很眼热。
思绪乱飘间,马卫平说完来意,又快速刨完铝饭盒里的米饭,便匆匆离开。
见他忙忙碌碌,把生活节奏过得很快,秦远暗暗摇头,感觉自己做不来。
悠闲了喝了口茶,见下午没什么事,秦远不紧不慢地享受美食。
“秦远同志,你今天登了报纸,真给我们农科院争光,我想把你如何进步的先进事迹好好分享给大家。
能单独采访一下你吗?”
忽然,一道女声从身旁传来。
秦远转头看去,见是一个穿着中山棉服,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
她叫廖心雨,秦远见过几次,挺主动,是院里的广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