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1 / 2)

刘备稍稍加重了语气,继续劝道“如果兄长担心蔡氏家族权力过重,不妨想办法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过分溺爱幼子而立下他为继承人。”刘备一脸凝重地看着刘表,郑重地说道。

刘表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地品味着刘备的建议,沉默了一会儿。

刘备抬起头,感叹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我已日渐衰老,然而却未能建立起一番功业……”

说罢,他不禁流露出一丝惆怅和无奈。

二人又各自斟满酒杯,一饮而尽。

刘表放下酒杯,微笑着对刘备说“我听闻贤弟在许昌时,曾与曹操一同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

刘备点了点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

刘表接着说道“当时贤弟列举了众多当今名士,可曹操却唯独断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他顿了一下,看着刘备,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以曹操如此之权势,尚且不敢自居贤弟之上。”

刘表端起酒杯,向刘备敬了一杯,然后缓缓说道“贤弟又何必担忧功业难以建立呢?”

刘备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的烦闷难以排解,他闷头又灌下一碗酒。

随后,刘备情绪激昂地说道“我刘备一直以来都苦于没有人和土地啊!”

他接着说“兄长啊,不瞒您说,如果我有自己的基业,那么这天下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根本就不值得我去忧虑!”

刘表听完这番话后,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刘备说完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于是他赶紧岔开话题,说道“兄长,我们还是喝酒吧。”

然而,刘表的脸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刘备见状,心中有些不安,他连忙又补充道“在下我,年纪都快五十了。”

他一边说,一边无奈地叹息着“我至今身无寸功,连一寸土地都没有。”

“唉,只剩下这一身赘肉了啊……”刘备继续感慨道,“我如此庸庸碌碌,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最后,他像是自言自语般地问道“像我这样的人,真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吗?”

话一出口,刘备就觉得有些不妥,他连忙笑着对刘表说“玄德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兄长您千万不要多疑啊,来来来,我们喝酒喝酒。”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蔡夫人听了个正着,她随即将听到的话,传给了荆州将军蔡瑁。

蔡瑁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刘备这个家伙,野心竟然还没有死!”

接着,蔡瑁咬牙切齿地说道“今晚三更,我会派人把刘备的馆舍包围起来,绝对不能让他逃脱!”

蔡瑁恶狠狠地想着,等抓住刘备后,一定要先杀了他,然后再去禀报自己的姐夫刘表。

蔡夫人在一旁听着,连忙嘱咐道“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半夜时分,刘备正在熟睡中,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玄德公,玄德公!”

刘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惊醒,他迅速从床上坐起来,披上衣服,然后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只见伊籍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刘备见状,急忙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道“先生,您为何如此惊慌啊?”

伊籍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玄德公,您还被蒙在鼓里呢!蔡瑁已经调集了大批兵马,今晚就要对您下毒手,请您速速赶回新野!”

刘备听了,顿时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蔡瑁为何要突然对自己动手。

伊籍稍稍缓过气来,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刘表还并不知晓,蔡氏是想先斩后奏,等杀了您之后再去禀报刘表。”

““玄德公不可迟疑啊!”伊籍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他看着刘备,眼中满是忧虑。

刘备站在床边,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他的眉头微皱,显然内心正经历着一番挣扎。伊籍见状,心急如焚,他快步上前,一把将刘备挂在床前的外衣取下来,迅速地往刘备身上套。

刘备被伊籍的举动吓了一跳,但他并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接过外衣,仍然犹豫不决地说道“未辞景升,如何便去。”

伊籍见刘备如此优柔寡断,心中更加焦急,他连忙解释道“若去辞行,必遭蔡氏兄弟加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刘备听了伊籍的话,心中一紧,他知道伊籍所言不假。蔡氏兄弟一直对他心存敌意,如果他去辞行,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经过一番短暂的思考,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他向伊籍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先生之恩,日后必报。”

说完,刘备转身吹灭了蜡烛,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他趁着黑暗,快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门,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蔡瑁带领着士兵们匆匆赶来,他们冲进房间,四处搜寻,但房间里空空如也,根本不见刘备的踪影。

“何人走漏了消息,刘备跑啦,快快去追!”蔡瑁怒不可遏,他大声吼道。

“是!”士兵们领命后,迅速分头去追。

蔡瑁在房间里焦躁地走来走去,他一边踱步,一边思考着刘备可能逃跑的方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案几前,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的线索。

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竹简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首反诗。只见那字迹苍劲有力,犹如游龙走蛇,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情感。

诗的内容如下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写完之后,蔡瑁小心翼翼地将这卷写有反诗的竹简拿起来,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快步走到刘表面前,毕恭毕敬地将竹简呈递给刘表。

刘表接过竹简,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瞪大了眼睛,紧盯着那几行字,仿佛要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