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十六章
陈铁柱在看见站在院中的童喜后,神情有些严肃地问:“童知青,你上次说能给家畜看病是真的吗?”
童喜闻言,立刻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陈铁柱看童喜那表情,不像是在说谎,于是又问:“那给驴修蹄子和打掌你会不会?”
童喜还真没给驴修过蹄打过掌,但她给马修过蹄打过掌,甚至还给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修过蹄子,这几乎是兽医必备的技术之一。童兽医在前世可是有很多人大老远跑来请的,这修蹄打掌的基本技能自然会。她如实道:“会是会,但我手上没有工具。”陈铁柱没想到童喜竞然还真会,修蹄打掌可不是小打小闹,公社那几个兽医,有一个姓游的兽医倒是能修蹄子,但掌却打不好,打掌时老是控制不好掌钉的深浅。
之前后山大队那边就有一头驴,被游兽医在打掌时没控制好掌钉深度,掌钉就打到肉了,那驴一吃痛,就撂了蹶子,差点把固定驴屁股的那人给踢伤。这让陈铁柱有些不敢去找游兽医。
原本他们公社也有一位能修蹄打掌的老手艺人,虽不是兽医,但修蹄打掌的手艺比县兽医站的老罗兽医还略胜一筹,只可惜那人早些年就去世了。陈铁柱本打算去找县里的老罗兽医来,但老罗兽医实在太忙,去县兽医站总找不见人。
他便想问问童喜,不过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童喜还真说她会。陈铁柱虽心有存疑,但见童喜不似说谎,便想带她先去看看那头要修蹄子的驴,以便进一步观察和核实童喜的能力。至于童喜说没有修蹄工具的问题,只要童喜真会,他倒是可以去想想办法,于是他对童喜说:“你要是真会,我明天正好要去公社办事,到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公社兽医站那边,暂时借一套修蹄工具过来用用。”童喜有些意外地问:“兽医站这些工具还能外借吗?"除非特殊情况,一般这些医疗上用到的工具是不会外借的,特别是像那些直接接触创面的工具,一消毒不彻底,可能会造成大麻烦。
“我也不确定,到时我看看白书记在不在公社,要是在的话,去找他问问,只要你真有把握,这对咱们大队乃至整个公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白书记应该会支持。”
童喜心说,难道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陈铁柱他们不是说白书记公正无私的吗?就连书中也是这么说的,难道白书记还真能为了一个还不确定的结果,给他们开后门?
不过这事关她的兽医身份能不能在这里得到认可,自然要让陈铁柱去试一试。
“何知青,童知青真会给家畜治病,甚至还会修驴蹄子?”童喜跟着陈铁柱走后,汪奇有些好奇地问。“应该会吧,她爸在我们那里可是很出名的兽医,人送外号童一刀,童知青来的路上自称童二刀,而且她刀耍的可好了,应该是跟着她爸学了一些。”何毅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会信口开河的人,而童喜昨天干活虽然速度不行,但态度却很端正,一天下来也没喊一声累。汪奇对两人的印象不错,不过他没看过童喜耍刀,因此有些半信半疑,其他知青也都是和汪奇差不多的态度。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希望童喜真会修驴蹄子,那样她不就不用再顶着毒辣的大太阳下地干活了吗。
有些人天生有种劣根性,就是不希望和自己在一个起点上的人,比自己过的好,比如此时正在房间装病的王启民和另外两个老知青。陈铁柱刚才在外面和童喜说的话,王启民他们在屋里都听见了,因此巴不得童喜只是在吹牛,最好等下能被驴给踢的灰头土脸的回来。童喜跟着陈铁柱到大队的牲口棚那边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驴蹄也不知道多久没修了,蹄子前端都长得开始往上翘了,底掌不仅磨损严重,还开裂了,蹄叉里还发炎了。
“蹄子都长成这样了,怎么一直不修?还有这蹄掌,不但磨损严重,都开裂了,蹄叉里也开始发炎了。”
童兽医平时好说话还热心,一旦涉及专业问题,态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陈铁柱原本对童喜的话多少也还有些存疑,现在看她的神情,和县里的老罗兽医很像,面对生病的家畜都是一副即严肃又专业的态度,又见她说的头头是道,立刻对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这不是一直想等县里的罗兽医有空来修吗,但每次去县里,就是那么不凑巧,总是遇不见他,就一直拖到现在。”“那公社的兽医呢,就算打掌打不好,修个驴蹄子还能修不好吗?”这个年代虽然医疗条件落后,但能人却不少,童喜不相信公社那几个兽医,连个驴蹄子都修不好。
陈铁柱闻言,只能把之前后山大队发生的事和童喜讲了一遍。童喜听后,没有对公社那位游兽医的水平多做评价,因为游兽医经历过的,她刚学兽医的时候也都经历过,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控制好掌钉深浅,她也不例外。
若是因为一次失误,就不再给机会了,那恐怕这个世上也没几个医生了。不过她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更不了解那位游兽医只是因为经验不足才会失误,还是因为明知自己技术不精还不知进取所致,所以这话自然不会说出来之后她把要用到的工具还有一些消炎要用的药都写下来交给了陈铁柱,因为驴蹄还没修,不太好确定蹄掌的尺寸,只能等陈铁柱先把修蹄工具借回来,将驴蹄子修好后再确定蹄掌尺寸。
忙完她才问起陈铁柱有关房子的事,“大队长,大队里现在还有没有空的房子,要是有的话,我想租,本来我想搬去知青点住,但那里没有空余的房间。陈铁柱听后,本想问问童喜,为什么不继续在白家住,但昨晚白家分家的时候他也在场,闹成那样,换着他,可能也不想再住亲戚家了。但知青点的房子也确实紧张,先前那个王启民不还一来就为房子的事,和高知青打起来了吗,他也正为这事发愁。
现在不仅是空余劳力的问题,还有经费上的问题,上面拨给每个大队替知青们盖住房的经费就那么点,知青想要改善住宿条件住好房子,显然不太现实,他也只能等秋收后,调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