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1000章 到底是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0章 到底是谁(3 / 6)

合实力,他这奖章质量属实异于常人。

首先是在部队上获得的奖章,这是拼命得来的。

只要有这方面基础知识的,打眼一看就能知道奖章是哪个级别的。

即便是李学武年轻,依旧没有人诧异他的奖章多少,这年头,有能力、有运气的人多了去了。

尤其是李学武脸上好大的疤瘌,又是这么个体格子,在哪都能看得出,当初没少执行任务。

而他胸前的另外一枚属于工业类别的奖章就很特别了。

今天是保卫安全授奖,而他却有一枚劳模奖章,真是少见。

李学武也发现了其他人时不时扫过来的目光,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这奖章又不是自己刻的,也不是厂里随便发的,他有啥可心虚的。

如果不是上面有要求,他都不会佩戴这些,现在对于他来说,人前显贵没什么意义。

大会进行的坚决又迅速,当轮到李学武这一排人上台领奖的时候,大家听从指挥,集体起立,迈着整齐的步子上了前台。

李学武的奖章很特殊,还带着一份奖状。

奖章是部里发的二等功,奖状是会议颁发的特别嘉奖。

保卫安全工作会议授予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学武知道,奖章是案子给的,奖状是这一年在分局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获得的。

分局那边不会忘了他,即便是治安大队已经合改编出去。

案子的事,分局始终是欠了李学武的人情,总结一年的工作,这个奖状如何都要报给他。

至于说奖章,这就更难得了。

一等功好几个都是同志代领,或者家属来领的,不知生死。

二等功也有几个是残着上的台,这里面好像就属李学武健康,还年轻。

就是台上颁奖的领导都多看了他好几眼。

了解情况的就更对他好奇了。

一方面是来源于治安大队的建立,以及卫三团在执行任务和改编后的战力评估,反馈上来的信息是,李学武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分局,来源于一线,以及纪监等部门的认同。

尤其是他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的建树,更是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案件调查和处理过程中,他能够依照专业知识,针对案情进行细致分析和指挥,更在专业领域创造了奇迹般的成绩。

李学武昨天晚上跟其他地方和单位的同志们沟通交谈,对比大家的成绩和情况,他觉得嘉奖就够可以的了。

没想到,还是个双黄蛋,荣誉称号就不说了,还能用工作成绩来解释。

二等功奖章到手,就说明这一次的案子,最少得有五个人以上要吃枪子。

其他那二百来人,处分和处罚就不多说了,你看跟李学武一起领奖的都是什么情况就知道了。

可以这么说,这枚二等功奖章,完全是那二百来人“无私”地用生命和未来换来的。

不过别指望李学武会跟这些人说谢谢,这都是他应得的。

虽然没有期待过,不过向允年一再保证,既然他不愿意提要求,那就由着他来安排了。

李学武知道,关于这枚二等功奖章,颁发给已经不在保卫安全系统的自己,分局和纪监一定是做了很多工作。

尤其是在这关键时期,某些人的关注和压力之下。

当然了,这也代表了对方的让步和退缩。

至少那个人最近一些时日都没有再给他找事情。

嗯,现在对方不找事情了,该轮到他找事情了。

就在表彰大会的颁奖环节结束后,今天参加全国的保卫安全表彰会议的领导又开始了讲话。

讲话的内容可谓是石破天惊,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一下。

由上面研究决定,颁布了《关于加强保卫安全工作的若干规定》

——

表彰会结束后,李学武并没有急着回厂里,而是早就被向允年截着,往一处饭馆去了。

昨天听见消息后,向允年就联系好的,他主动打电话来,说要给他单独摆庆功酒。

当然了,这酒席真就只有他们俩,地方也不是什么显眼的,很稀松平常。

不知道是不是向允年经常来的,依着他的性格,这里准是安全又方便的。

就在馆子里要了四个菜,一壶酒,没别人了,不然李学武也不会来的。

上次就有请李学武吃饭的意思,这一次总算是答应了。

向允年提前到的,等李学武进了包厢时,酒菜已经备齐了。

“嚯,看着真眼馋啊~”

他迎着李学武进屋,目光却是盯在了李学武的胸口。

当然不是有什么不良嗜好,向允年盯着的是那些奖章。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一眼,瞅瞅桌上的酒菜,点头道:“行啊,叫你破费了”。

“哪里的话~”

向允年同他一起落座,端着酒壶给他满了一杯,嘴里客气道:“要不是怕你不来,我们领导其实想做东来着”。

“千万别,受不起”

李学武笑了笑,摘了帽子,脱了外衣,给他拱了拱手,道:“那就在这里说声谢谢了!”

“嗨~你要再这么说,这酒真没法喝了”

向允年端起酒杯,敬了李学武道:“我们领导说了,全是你应得的,实至名归”。

李学武没再说什么,端起酒杯,同他碰了。

两人干了杯中酒后,抢着倒了酒,便开始就着桌上的菜谈起了最近的形势。

也是由着今天的表彰会说起的,尤其是表彰会结束后的那一通讲话。

这个时机拿捏的属实了得,全国的保卫安全优秀干部都在,当面宣讲,威力可见一般。

向允年是边说边思考,同时也在听李学武的意见和见解。

李学武哪里会明着说自己的看法,三言两句把这个话题折了过去,倒是问起了案子。

向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