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哈——”
周常利好笑地瞅了彪哥一眼,又好奇地看向了李学武。
他小时候自然听过李学武的名号,交道口小霸王,一条铁链子横趟一条街的名声很响亮。
但你看他现在,虽然不至于满嘴的之乎者也,可句句不离看书和文化。
你敢相信,这是特么曾经的交道口一霸?
彪哥倒还是那个德行,只是江湖气少了,商贾的奸猾风多了。
整个一滚刀肉,来了钢城接三舅的班,那可真是该硬的时候狠,该软的时候跪。
豁得出去,拿得出手,这是钢城道上给彪哥的评价。
你要说混不下去了,吃不起饭了,只要到河码头,提一嘴彪哥,那必然是给你口饭吃的。
甭管是扛长活,还是卸粮船,只要肯卖力气,这里就能活。
自古以来,码头上就是江湖地,真正的刀口舔血,杀身卖命之地。
但多少江湖豪杰,豪绅大亨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所以,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
彪哥在钢城有一号,是因为环境需要,也是性情如此。
为人四海,乐善好施,疏于钱财,那功名利禄自然是滚滚来。
再加上有靠山,他在钢城道上的地位斐然。
那你说彪哥都这样风光了,他还在意学习和文化吗?
这问的就是屁话,彪哥要是不在意文化,为啥非得别着找了个大学生当媳妇啊!
都知道,当时彪哥的能力,在胡同里随便挑,绝对能找到好媳妇儿。
但是,他是一个都瞧不上,专盯着水灵灵文化高的大学生。
你敢说他不在意文化?
别人不知道,在码头上的兄弟哪个不清楚,彪哥晚上也是要学习的。
只要没有应酬,嫂子是要逼着他学习和看书的,有的时候还要骂他。
所以别看他逗老四和老五,那纯属扯淡,就跟武哥一样,说话越正经越不正经。
在回收站这个体系内,文化水平绝对是重中之重。
一般的单位有几个大学生啊,你看看回收站,至少有仨了。
主管人事工作的周姐还是大学生呢,谁敢说这是草台班子啊。
据彪哥说,在京城主事的沈国栋已经被组织考察了,已经在街道挂了号。
这算啥,这就算镀金身了。
周常利活了这么大,你说他岁数小吧,可他终究有几分见识。
但他做梦也不敢想,这些人竟然能加入组织。
一个个的都算个啥啊,大混子出身,竟然也开始学会儿做人做事了。
你敢相信?他是看见了都不敢信。
“常利是初中文化?”
李学武说完了老四和老五,又看向了周常利,笑着问道:“念完了吗?”
“混的,都是混下来的。”
周常利有些不好意思地掐了手里的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嘿笑着说道:“我比不上您,更没有彪哥那样的好媳妇,更没有永成他们这份毅力。”
“我现在跟着周姐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刚刚摸到点门道,还在学习当中。”
“嗯,看个人追求,也看个人能力和潜力。”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不是逼着你们学习和成才,是想你们有更大的发展。”
“进厂、进单位的就不用想了,现在做的事也不差吃喝,不比单位挣的少吧?”
“那是,那是——”
周常利笑着点点头,说道:“上次我回京,有街坊跟我爸吹,说他儿子转正以后一个月挣三十二块钱。”
“我爸人老实,人家说啥也没在意,我气不过,走的时候当着对方的面给了我爸五百块钱。”
回收站的人事工作都在周亚梅的手里管着,周常利算是给她打下手。
相比较周亚梅坐在家里办公,周常利不仅仅要多地跑,还要去船上跟船做检查。
有的时候还会往各地去招工,给工人家里送工资等等,算是很辛苦的。
所以老彪子这边给他定的工资不低,还有随船出行的一些补助。
算是千金买马骨,给京城来的那些小子们树立一个榜样。
这几个月京城来的人少了,是船上的人已经招的差不多了。
李学武跟姬卫东说的,安排他跟海事部门找了关系,招了不少退伍的海兵。
东风船务是正经的单位,各项待遇都很合适,当然有条件安置这些人。
更何况调查部在这边背书,其中的关系不用调查也很明晰。
李学武看得出来,周常利还有几分年轻人的热血,但已经不多了。
见的世面多了,经历的人事多了,过手的钱财也多了,人就会变成熟。
“攒点钱,能在京城协调处房子就赶紧地张罗着。”
他点点头,没在意其炫富的自得,而是叮嘱他道:“家里就一个老父亲支撑着,你这算是最有出息的孩子了。”
“嗨,还不是您看得起我嘛,”周常利也圆滑了,这会儿笑着说道:“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跟彪哥混个前程。”
“没事儿嗷,兄弟——”
老彪子逗完了老四和老五,这会儿又拍了拍周常利的肩膀道:“今年你好好努力,明年哥给你再娶个嫂子。”
“行啊,娶一个太少了,娶仨吧——”
说来也是巧了,应该是坐月子的麦庆兰端着盘西瓜走了过来。
她也没理会老彪子突然的变脸和讨好的笑,跟憋着笑的李学武等人客气了几句。
走回去的时候瞥了老彪子一眼,道:“凑四个,我们也省的三缺一了,对吧?”
“你看看你,我们这闹着玩呢,啥话你都搀和——”
既要表现出当家做主的气势,又要把话虚心地解释清楚,真是为难老彪子了。
——
“马车夫的计划顺利吗?”
由着老彪子一家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