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试探老李会不会支持工业领导小组成为常设机构的原因。
李学武同董文学的做事风格迥异,可谓是运筹帷幄,雷厉风行,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一旦李学武就任钢城,连带着集团的人事架构又要发生调整,他该何去何从。
到明年初,他在营城也已经经营三年了,是放下大好局面回京进入集团机关工作,还是继续留在营城,成了他现在的心病。
两种选择有利有弊,回集团机关工作,他必然有机会更进步,在集团实现副局的待遇。
如果留在营城,虽然为了也会随着营城船舶的发展进步到副局,但意义相差太多了。
他的担心在试探过后,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有些患得患失。
李怀德的话很明白,未来集团机关没有他的位置,需要他留在营城继续经营和工作。
这么看倒省了他纠结,只是失去回集团发展的机遇,心里终究有种失落感。
李学武去钢城第一年也许会挂着秘书长的职务,但不可能一直挂着,三年之内必定要再进一步。
他不敢比较李学武在集团的位置和重要性,但谋划秘书长的职务还是敢想的。
在他想来,从委办的位置上下放到营城工作就是一种筛选和锻炼,三年世间怎么都熬出头了。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秘书长的职务了,但现在看来,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赢得李怀德的关注和青睐。
得不到一把手支持的秘书长那还叫秘书长?
看看丁自贵现在的处境就知道了,委办主任都如此的艰难,更何况进班子呢。
一步天堑,难跃鸿沟。
看前方如镜水月,雾里看,实则希望缥缈,未曾可知。
留在营城,深耕营城船舶,争取营城港的管理权和话语权,或许就是李怀德留给他的登天之路了。
有些话李学武不方便说,也不好直接跟他讲,倒不如留出空间给两人谈。
结果如何,徐斯年也不用怀疑他暗中挑拨谋算,人心难测呢。
能不能进一步到副局,全看徐斯年在营城船舶的作为,是否能在三年之内得到李怀德的认可,进而掌握港区和船舶的管理权。
钢城工业区的管理架构基本上已经敲定了,董文学几次回京同李怀德和谷维洁等人商量的就是这件事。
以辽东(红星)工业领导小组为管理机构,在辽东的分支结构为主体力量成立经济体。
在经济管理架构之下,奉城、钢城、营城是要组建单独协调架构,还是统一管理,还没有定论。
用李学武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梦自己圆。
能管一个企业就是总经理,能管三个企业就是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能管十个企业那是吹牛哔,爱哪哪去。
至于说提前布局,左右徐斯年的思想,他没觉得有这个必要,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谁能左右谁啊。
正治是妥协的艺术,他在集团机关也不是一言九鼎,连老李都不敢如此说,去了钢城更是如此。
协调,经营,才是管理的主旋律。
再有,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徐斯年同老李沟通,相信他也知道该如何做选择。
无论徐斯年如何试探,在他去钢城之前,老李是不会主动触碰董文学的底线和神经的。
真要调整人事和架构,也是在他去了钢城以后,他才是老李认定的那把刀。
——
“我还算计着你们来的时间呢,没想到这么快。”
吴淑萍一身干净利落的行政套装,踩着平底高跟鞋从大楼里走了出来。
她笑着同李怀德打了招呼,“李主任,晚上陆姐炖了海杂鱼,听说您喜欢吃贴饼,特意准备了铁锅做的。”
“太麻烦了,就为了口吃的。”
李怀德当然熟识吴淑萍,这是他的财神爷呢。
“在这里工作还顺利吗?”
“有您关照我,当然顺利,”吴淑萍笑着看向了李学武,问道:“要不要多准备伙食,陆姐下午出去买菜。”
“就咱们自己吃吧,不叫他们了。”李怀德见李学武看向自己,微微颔首道:“晚上他们各自都有应酬。”
高雅琴和张劲松都有多年的工作关系,亲朋故旧在津门不少,毕竟这里距离京城很近。
“那晚上叫张长明过来打牌?”李学武笑着说道:“就怕他们没有时间啊。”
“再说吧,张副总今天怕是很忙哦——”
李怀德意味深长地看向了海河的方向,司机已经把车门子开好了。
吴淑萍在李学武的示意下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李学武陪着老李坐在了后座位上。
车是贸易管理中心的车,早前用的那台伏尔加m24,司机是李怀德的司机。
这台车只要是他来津门,必定会用自己的司机。
李学武就没有那么大的谱了,除非有保卫需要,否则不会带司机出门,现在甚至连秘书都省了。
汽车绕过海河桥,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对面的别墅区,这里算得上两人的行营了。
只是吴老师还在,隔壁斯人已远,再回来只得等半年后了。
周苗苗这女人心思颇多,从李学武这里得知老李防备了她一手,津门这边业务赚的钱没有给她,立即就变了心态。
要不怎么说裱子无情,戏子无义呢。
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老李的钱和权来的,现在老李谨慎的很,很怕步了程开元的后尘,对关系把控的很是严格。
就算是栗海洋也不敢用老李的关系和名声去做什么似事。
权不给,钱也不给。
周苗苗真有心眼子,没跟老李闹,更没有恼,反倒是联系了窦耀祖,自己给自己找了张饭票。
反正老窦也不图她的身子,要钱给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边有了老窦的支持,她在事业上也积极学习和进步,李学武给了她根麻绳都当铁链子往上爬。
就是这么果决,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