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走火炬,飞向火炬塔,凤凰用两只羽翼环住火炬塔,总控启动点火装置。”
“然后凤凰幻化做千百片羽毛四散,亦或是翱翔飞往天际。”
“凤凰具体是什么?”林颖率先发问,技术专家总是先关心落地可能性。
而梁周洋正配合郭齐勇给几个不懂凤凰为何物的外国人解释。
“目前两个方案,第一是你刚刚说的空气成像系统。”
“我同好莱坞顶级的特效团队研究过,比利时有一家数字投影和技术成像公司,叫巴克公司。”
“就像雅典奥运会上的水意象一样,这是利用海市蜃楼的原理借助空气中的水滴和浮尘等微粒呈现光影。”
“相当于用水雾做投影幕布,把二维图像利用空气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得以呈现三维效果。”
德拉贡举手:“这种技术太阳马戏团用过,对空气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北平的气候比较干燥,具体效果不一定能如愿。”
林颖也提出反对意见:“凤凰的意象和形象都非常大,这种规格的成像,现在的技术能达到吗?”
“我已经派补天映画的员工去巴克请专家试验,要试验过才知道实效如何。”
米歇尔等人刚刚理解凤凰为何物,也加入了技术问题的讨论:“说说你的第二种凤凰构成。”
路宽扫了眼林颖,走到那对师生边上:“我的第二套方案,目前还处于构想阶段,能否达成,还要看这二位的科研成果。”
“我再重新介绍一下吧。”
“这位是李泽想教授,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在机器人领域成就斐然。”
他又转向另一位略显稚嫩的青年:“这位同学叫汪涛,目前是李教授的研究生。”
“第二套凤凰意象的构成很简单,大型无人机编队!”
德拉贡当即否定:“不可能!现在连诺斯罗普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
“他们没有,不代表我们不可能有。”
这说话的是李泽想。
他在1979年前往美国计算机技术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获得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的硕士、博士学位。
李泽想推了推眼镜,气质温文尔雅:“诺斯罗普的课题我接触过,他们这些年的研究方向主要在x-47b。”
“x-47b是一种无需人为干预的航母舰载的隐形无人轰炸机,有强大的自持力和高度的隐身性,出动架次率、控制范围都极高。”
“这个课题是五角大楼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小型无人机上,他们的研究一直是停滞的。”
李教授指了指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学生:“我的研究生汪涛现在在做一款飞控程序,已经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
“这款飞控程序有望实现模型的自主悬停,稳定性很高。”
“我们的目标是把直升机飞控的技术应用到多旋翼的飞行器上,多旋翼的飞行器,灵活性和适用性就非常好了。”
他冲路老板笑了笑:“当时路总找到我,我也是非常不可置信的。”
“我们现在也仅仅能做到五架以内的编队飞控,而且非常吃力,想要实现路导所说的凤凰造型的编队,起码要一千架以上,难度极高!”
“说实话,即便你给我们提供无限的资金,想要在三年多以后达到这个要求,还是。。。”
“可以的。”
李泽想的陈述被打断,无奈地看了眼自己的学生,苦笑着摇头。
众人都一起朝着汪涛看去,懂行的林颖、德拉贡等技术专家都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不是他们天然觉得美国就全方位吊炸天,而是这类的军工科技,西方确实已经领先太多年了。
他们难以想象香江的一个连课题小组都算不上的师生俩可以有这样的技术基础和突破。
“可以的!”
第一句的可以,他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一句的语气更加确定,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也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那一天,面前这个青年导演和导师一起到科技大学找到自己的时候,他也如现场众人一般不可置信。
纵观无人机技术和大疆的的发展史,将时间线拉回到2005年。
这一年,汪涛确立了自己的毕设选题:直升机的飞控系统研究。
他自掏腰包为爱好发电,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一套有望实现空中悬停的飞控系统,但已经入不敷出、弹尽粮绝。
后世的2005年底,他会带着父母资助的20万的启动资金和奖学金创办大疆创新,在20平不到的办公室里创造出后来震惊世界的杰作。
汪涛清了清嗓子:“我来说一下大型无人机编队的技术问题吧,或者说,是我们还需要做的提升。”
“想实现路导说的表演场景,我们现在的飞控系统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升级。”
“第一,是定位精准和导航修正。”
“1000架无人机,每架之间的距离大概要保持在1-2米左右,传统的gps定位柱是存在误差的,需要迅速实现导航修正。”
“但是在建好的体育馆中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现场非常空旷,不会像在城市中受到建筑物的遮挡和信号反射。”
“到时候我们可以单独在场馆里架设信号装置,确保定位的准确性。”
路老板见他看着自己,点头表示支持。
鸟巢将在2008年6月前竣工,如果方案最后通过,到时候提前沟通架设即可。
汪涛见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也是越说越自信。
“第二点,通信和信号传输。”
“我们目前的xp1.1还不具备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功能,无人机的数量越多,地面与空中交互的飞控指令、动作参数、灯光控制之类的数据容量就越大。”
“一旦出现延迟、错误、丢失,就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