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竞标。
就在风浪稍歇之际,内娱话题制造机器路老板又出圈了。
一幅外行看不出优劣的油画在某慈善晚会拍出1500万天价,更是牵扯出一位不曾面世的顶级美女。
路老板本人,也在今年的胡润百强榜上高居第六。
青年导演是真不想这么高调,看看今年蝉联百富榜第一的黄老板最后的结局就知道了。
只是有的事儿它就非得找上门。
因此从10月开始,路老板就已经“非慈善不出门”了。
除了跟着大地震剧组跑一跑京城周边的爱心公益活动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大屠杀电影的剧本完善。
2003年,他曾经提前提交过一份剧本梗概立项。
当时还没有确定拍摄日期,为相机行事,先提交了初稿。
也是因为2003年国家颁布了新规。
所有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包括单片)的电影制片单位和影视文化单位都可以不再使用完成剧本,只需要将不少于1000字的电影剧情梗概报审即可。
但后来的补充条款中,又深入规定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重大理论文献影片等四种题材的影片仍然要经过省级部门初审,同意后报送总局。
影片立项在即,路老板反复修改了好几版的剧本这才将就报审。
这样的电影,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希望,是永远都不可能改得满意的。
时间进入11月,年尾将至,内地电影人瞩目的贺岁档和春节档的电影宣传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塘山大地震》的电影开始出现在楼宇广告、纸面媒体、路牌广告、互联网门户网站等各个线上、线下社区。
按照路老板的最高指示,问界系宣传工具拉足马力,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向世界宣告:
《塘山大地震》来了!
其中,年中在纳斯达克敲钟的问界控股子公司分众传媒,发挥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上市融资带来的市场份额的进一步蚕食和版图扩张。
8月,分众传媒打响了上市后的第一战,以1.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公寓电梯海报公司——框架传媒。
框架传媒旗下媒体总量42万块,市场占有率超过95%,覆盖56个重点城市和4500万中高端家庭消费者。
分众传媒将框架的电梯海报资源与自身的楼宇视频媒体资源相结合,实现了户外广告资源的整合与互补,形成了更广泛的媒体网络。
自此,分众已经控制了中国住宅区电梯海报框架90%以上的份额。
据国内某知名财经记者小道消息透露:
分众传媒江北春,已经正式向母公司问界控股,及国内第六富豪路宽提交并购方案,准备对被逼到墙角的聚众展开血盆大口,彻底一统江湖。
后世2006年1月,分众是以3.25亿美元完成此次收购。
这一世有问界控股做坚强后盾,进度想必只会更快。
线下广告的全面覆盖,让这个时代有能力消费40-80元一张电影票的都市白领、高档住宅小区的用户每天接受着广告轰炸。
问界视频首页,一段段电影拍摄絮轮番推流播放。
编剧刘恒深入走访幸存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收集真实故事和细节的过程;
剧组如何还原塘山大地震前后的城市风貌,从搭建逼真的塘山老街,到布置震后的废墟场景,展示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和辛苦付出;
周讯、宋佳等美女演员搞怪,路老板给宋佳讲戏,胡军、王保强和导演路宽对戏。
或正能量,或煽情,或满足观众们对明星大腕,甚至是日前炙手可热的明星导演的窥探欲。
总之,短视频宣传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精心挑选和编辑的素材已经充分激起了影迷的好奇心。
加上旅游卫视《鲁豫有约》、博客网话题营销、豆瓣等问界系网站的轮番轰炸,包括《无极》、《千里走单骑》在内的一众贺岁档作品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次玩这么大?
不但把灾难片放到贺岁档,还不计成本地下场厮杀,这不符合你路老板导演里生意做得最好的人设啊?
小西天,中影集团韩山平办公室。
陈虹语气郁郁:“韩总,这事儿您最好还是出面跟他聊一聊吧?”
“《塘山大地震》和《无极》都有中影的投资,这宣传资源不能一点儿都不漏出来吧?”
她是《无极》的演员,也是制片人,有些陈开歌不便开口的事儿,她一个女同志的身份更利于沟通。
譬如现在对着韩山平的诉苦,请他出面斡旋,找分众传媒让出一些电梯广告的宣传份额。
“陈虹啊,这种正常的企业行为,你叫我去跟路宽开口,我怎么讲?”
小平头被她磨叽得有点儿腻歪:“说实话,本来问界是要把《塘山大地震》放在《无极》前后的,是我好说歹说劝住了。”
“市场容量有限,何必这么血肉淋漓呢?”
“中影在《无极》的投资比《塘山大地震》可是要多的啊?你难道还怕我偏心不成?”
韩山平也是个老狐狸,谁都不得罪,把路老板的精心安排说成是自己力劝的结果。
“好了,陈虹,不要讲了。”
沙发上抽着烟的陈开歌脸色阴沉,不过很快就摆出一副文人雅士的云淡风轻。
“某些人就喜欢垄断社会资源,随他去罢了。”
“我们要相信观众的眼光,相信电影的质量,他们的口碑是最重要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才懒得跟韩山平讲这些有的没的,陈虹之前劝他提前请路宽吃饭也被陈开歌婉拒。
我怎么能去跟一个小辈寒暄低头?
要去你去。
当然,对于这部靡费甚巨的大作,陈开歌在其他可触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