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章 催命来电(2 / 6)

调话剧演员要有“戏曲的筋骨”,因此一些简单的“圆场步”、“云手”类的戏曲身段,以及《推销员之死》等西方剧目的现代肢体表达。

只不过这些对于柏林影后来讲,显然不是合理的课程和进修安排。

倒不是说拿了这个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就多么高高在上,而是她的表演基础是得到冯远争、路宽等行业内人士认证和赞赏的,出于对演员负责的考虑,显然应该因材施教,跳级进入更高的层次和程序。

“伊妃,一般人艺的新演员经过戏剧启蒙,都是从龙套跑起,然后是b制配角、a制配角、主角候补,最后是主角。”

“考虑到你的现实情况,我想就从a制配角开始,先熟悉戏剧表演的方式、方法,毕竟跟在大银幕上的演出是有区别的,好不好?”

濮存心这番话说得很客气了。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人艺从“人艺之父”焦菊隐开始,就给入行的演员定下了严苛的规矩。

这个从龙套、b制配角、a制配角、主角候补,直至主角的晋升体系,每一步就是演员的成长的集中体现,对演员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

龙套自不必提,要求演员能够执行导演指令即可,经典剧目《茶馆》中的茶客们,通常是青年演员进入人艺的第一站。

所谓b制配角,是定位于一个具体人物,具有碎片化台词与简单性格特征,比如有少量台词的丫鬟、士兵,有些微的辨识度。

如在《雷雨》中,b制配角可能是“送药的仆人”、“打电话的账房先生”,其存在服务于主线剧情推进。

a制配角会再进一步,是剧情的重要支撑点,拥有完整人物小传与独立戏剧功能。

如《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日出》中的李石清,台词量较大,需展现如虚伪、精明、懦弱的复杂性格,通常和主角产生戏剧冲突或情感关联。

至于主角候补和主角,就基本是登堂入室的成熟戏剧演员才能驾驭了的。

单招刘伊妃进院里是张合平拍板的决定,但也经过了院委会的讨论,濮存心在看过她的表演片段后也是认可的。

包括对她刚入院的角色安排,既没有太过打破人艺历来的规矩,也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人文关怀。

这是体制内单位的做事方式。

小刘微笑道:“没问题,我会尽快进入角色的,我来人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沉淀下来,把过去六七年的表演经验提炼、提升。”

少女伸手:“濮老师,很荣幸正式加入人艺,多谢关照。”

“好!今天张院长在奥运大厦公干,我代表院里,正式欢迎刘伊妃同志加入人艺大家庭!”濮存心笑着起身同她握手,又风度翩翩地送两人出门。

“请冯老师跟你讲一些人艺的工作流程吧,工作上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好的。”

小刘雀跃地跟老熟人冯远争往他的办公室走,羊皮短靴跟在大理石地面磕出轻响。

沿途经过排练厅,传来隐约的台词声,混着老式暖气管的嗡鸣,听起来很有感觉,应该是个适合演员潜心进修的好去处。

冯远争这位未来的人艺院长,现在担任人艺演员队队长的职务。

他负责协调不同剧目的演员排练安排,算是刘伊妃的顶头上司。

普通演员想要出头,从龙套、b制、a制一路晋升,第一个要通过的就是他的评估和认可。

“冯老师,别泡你那茶了,我从家里带了。”小刘笑着从包包里掏出路老板的珍藏。

她对茶不是特别感兴趣,现在家里林林总总的各类酒倒是买了不少。

不过在路宽的熏陶下于茶道也算略通好坏、粗识门道,今天第一天到院里,准备贿赂下师兄——

如果从梅尔辛“托孤”一事上论的话。

冯远争很高兴刘伊妃能选择在大红大紫的2008年急流勇退,即使考进人艺是在她拿到柏林影后和奥斯卡最佳女主提名之前,也算是非常谨守演员初心的选择了。

这是他最欣赏的演员的态度。

冯远争看着眼前明媚端庄的少女感慨道:“伊妃,我还记得2001年刚刚见到你那会儿,连几句台词都讲不好,发音也很成问题。”

“六七年下来,我是真想不到你能走得这么快!呵呵,这么说别介意啊。”

小刘嘴角弯了弯:“当然介意啊!当时妈妈请你教我表演,没两节课就跑了,冯老师你这也太不给面子了。”

“哈哈哈!”冯远争提起往事总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实话说吧,当时主要是院里让我做演员队队长,我实在没有精力分心了。”

“就像刚刚濮院长说的一样,我开始是给蓝天野老师的‘秦仲义’一角做候补的,那会儿突然有机会做主角了,自然就想着赶紧回来上剧目了。”

冯远争提到这茬,怕眼前这个已经在表演一途获得不菲成就的女演员心里有芥蒂,又耐心解释了一番濮存心的用意。

毕竟人艺是体制内的单位,有些规则和规矩是约定俗成的,要跟初来乍到的小刘通个气,防止有什么差错。

即使不看在路宽的面子上,这个温婉少女的心性和性格也很难叫人不喜欢。

“人艺现在的院长是张合平同志,也是北平奥组委的工作处处长,行政事务上他是一把手。”

“我们还有两位负责业务的副院长濮存心和任明,主要由濮存心院长统筹具体工作,他的父亲苏民老师是我们人艺的上一任院长。”

“这是当年焦菊隐先生定下的规矩,叫‘艺术家治院’,张院长被上级调来是解决比较棘手的演员流失、编制待遇、剧院市场化的问题,院里的艺术工作主要还是濮院长负责。”

冯远争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戏痴,但他从85年考进人艺开始,辗转国内外求学,在体质内混久了,也是个眼明心亮的主儿。

今年他刚刚当选中国剧协理事,并开始参与全国正协提案工作,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