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491章 新闻越短,华艺越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1章 新闻越短,华艺越惨(2 / 6)

也好,说趁热打铁也罢。

想象一下一边路演、一边跟客户分享每日暴涨的票房数字,是一种多么愉快的谈判体验。

届时再有阿狸、心浪等股东公司的全力配合,保荐人中信建投的全程指导,料想应当会很顺利。

另一个方面,之所以要快,也是为了避开春节。

2009年春节是1月25号,有七天休市时间。

新股发行,只要行情好或者噱头足、亦或是公司有市值管理工作的,像华艺这样的“影视第一股”完全有几个一字板不打开的可能,就看如何操作。

再加上节前资金流动性收紧、投资者交易意愿下降,节假日可能导致信息披露延迟或市场关注度分散,因此一般来说公司不会选择春节前上市。

但华艺没得选。

包括阿狸、邓温迪在内的内部股东的鼓噪、艺人们的翘首以盼、竞争对手的轻忽疏漏,一切的一切都在推着他们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2号当天下午,准备已久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招股意向书,提交给华艺董事会审核。

该意向书明确了网下、网上的发行比例,华艺网下配售20%即840万股,网上80%即3360万股。

因为意向书涉及重大发行事项,必须提交董事会审议表决,即便小刘作为持股10%的股东没有出席,但这份意向书的概况很快还是出现在了路老板的手里。

倒也不算泄密,也就提前一两天获悉而已。

12月3号,西装革履的王大军在《非诚勿扰》北平站的首场路演中现身接受采访,也正式对近来的消息进行了确认。

更加成熟的华艺总裁毫无骄矜的面色,感谢了阿狸、邓温迪以及公司内部各位明星股东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华艺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国电影贡献更好的作品。

在国内上市,只要通过了证监会的上市核准,后续的流程会非常快。

因为《首发管理办法》就规定了股票过会后,公司应在6个月内向社会公开发行,过期作废。

上一世的华艺在09年9月27号过会,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北上广的路演,在10月底就正式挂牌了。

从现在算起,只要目标明确,完全有望在一个半月内挂牌。

因为此前他们为了上市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只不过因为穿越者的横生枝节暂缓。

整个12月初,华艺的王大军、王小磊、董秘胡明,财总张艳萍等人频繁接受采访造势,《非诚勿扰》剧组的裤子和兵兵也不辞辛劳地辗转北上广深、长三角一带。

一是为18号上映的电影路演,二是顺势给即将上市的公司摇旗呐喊。

兵兵依旧是笑靥如,但裤子的龅牙都要笑掉了。

不过这回他学乖了,上市大业就算是听牌了,只要还没胡,那句“还有谁”就不能轻易说。

从11月开始的整个贺岁档,仿佛成为了华艺一家的秀场和舞台。

与此同时,线上线下的媒体报道纷纷,特别是楠方旗下的纸媒不吝溢美之词。

虽然也有华艺通过柳会长打的招呼和自身的公关,但能够给问界创造对手,楠方是完全可以自带狗粮的。

当今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楠方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发文称:

2008年年尾的中国电影行业,正经历着一场资本与艺术交织的深刻变革。

华艺兄弟的上市进程如同一柄破冰之锤,敲碎了传统影视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壁垒。

对行业而言,这是一场格局重塑的序曲,华艺的奋起直追有可能打破问界一家独大的局面,也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催生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资源整合;

对资本市场而言,影视公司的估值逻辑被彻底改写,文化资产的可证券化让热钱找到了新的狂欢场;

而对观众来说,电影不再仅是精神消费品,更成为可触摸的投资符号,银幕光影与股市k线首次产生共振。

《第一财经日报》:

解码华艺ipo,1.2亿观影人次背后的资本想象。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08年国内总票房同比激增42%,而华艺三部贺岁片票房加预售已破3亿。

这一数据支撑下,其上市首日市盈率或达行业罕见水平,资本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

中国影视业的“轻资产重估值“时代正式到来。

《每日经济新闻》:

深交所互动平台单日涌现600余条华艺相关提问,中小投资者最关心“明星股东是否参与增持”。

券商营业部反馈,“文化传媒”有可能成为继房地产、能源后的第三大热门板块。

受华艺上市传闻影响,a股中视传媒、电广传媒、歌华有线等文化传媒板块股票均有小幅异动。

一时间,热议、追捧、并冷眼相看问界的看客无数。

全北平、全国的记者们不顾年关在即,蜂拥聚集在华艺总部和问界大厦,以寻求第一手消息。

记者们想的当然是两家继续打嘴仗,甚至像5月的时候真刀真枪干起来才好。

可惜问界依然保持着极佳的战略定力,对华艺的上市表示肯定、鼓励、认可,希望行业同侪一起为中国电影添砖加瓦。

很显然,这样的回应是不能叫网友买账的。

特别是问界和路、刘二人长期以来的竞争者和黑粉们。

黑粉们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职业水军和楠方系的舆论力量;

有陈开歌、第六代等导演的绝对拥趸们;

也有长期追赶小刘的尾气而不得的其他小粉丝。

但所有人的态度是一致的——

抓住这种形势暂且不明的“窗口期”,捧高踩低。

黑粉们的颅内高潮就发生在可以指点江山,或者对往日抬着脖子都看不清的大人物评头论足时。

后续可能被打脸?不怕,把屁股露出来即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