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513章 让我演这个?(感谢蒙奇奇大佬上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3章 让我演这个?(感谢蒙奇奇大佬上盟(3 / 6)

来已经是太后格外开恩了,怎么可能还去走红毯。

晚上六点半,导演张一谋身着标志性黑色中山装率先登场,面带微笑向媒体致意;

制片人兼男主路宽则一身休闲西装,今天的风格格外轻松活力,不再是之前老气横秋的模样。

春节期间饱受争议的老赵和韩山平并肩,后者是再一次“三顾茅庐”来的,他在《建国大业》给路老板留了个有趣的角色。

少了小刘的红毯就几乎都是男性导演、演员和领导们了,赵苯山和路宽理所当然地在签名墙前就被记者拦住。

虽然这不是常规的采访时间,但老赵一向是会做人、也擅长同各类人处关系的。

他停下脚步,听着好不容易挤进队伍的《北平晚报》的记者提问:

“赵老师,对春节期间的风波有什么看法?”

老赵云淡风轻,仍旧一脸憨厚的笑容:“没什么看法,作品就是留给人评价的,她们爱说什么说什么。”

“但是这一次确实连台里都在考虑舆论风波带来的影响,审查也在最后才出炉,您也得以平稳过关,请问以后会对节目中的乡土民俗方言和俚语做普适性的改变吗?”

赵苯山其实在这几天的采访中已经聊过这样的话题了,不过为了表达立场还是不厌其烦:

“这东西,就像咱东北人吃饭,离了大酱能行吗?可你要非说大酱味儿冲,非得换成番茄酱,那还是东北菜不?观众爱看咱的节目,不就是图个乐呵吗?”

老赵笑着离开,韩山平借着机会又发表了一些对2009年中国未来电影大盘、增长率的预测,算是半官方地表达对行业的未来期冀。

只是中国电影在娱乐业2.0时代,已经不需要他在2002年那样去兜售、鼓励、引导。

现在的情况是全社会的热钱都想要猛烈灌溉这片良田,生怕自己慢了一步:

煤老板们自不必提;

以万哒、横店集团为首的地产商;

以工行、北平银行为代表的,推出了版权质押贷款的金融资金;

甚至包括了电视资本欢乐传媒传出投资《刺陵》、《大内密探灵灵狗》,欢乐传媒就是首开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风气之先的《欢乐总动员》。

最令人惊讶的是网游公司也踏马坐不住了。

上市公司完美时空成立了完美文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张紫怡的《非常完美》,依然参照了《非诚勿扰》和《流星雨》的招商模式,只不过最大的客户是完美公司自己。

电影中张紫怡饰演的漫画家苏菲所痴迷的《热舞派对》,就是完美时空的游戏。

老韩这个提拔,想来在《建国大业》之后是板上钉钉了,颇有些来时天地皆同力的躺赢感。

当然,居于电影庙堂的他,总不会忘了自己那个处江湖之远的合作伙伴。

老韩一进门就瞥见和老谋子、兵兵站在一起笑谈的路老板,径直走了过去:“首富啊,现在家属小刘也20多个亿的身价了,有些不堪重富了吧?”

路宽笑着摆手:“都是数字,别当真啊!”

旋即又示意身边大病初愈、即将进组《星你》的兵兵:“大老板在这儿呢,韩总以后想要更进一步,要多团结兵兵这样的同志,好给国家电影事业做贡献啊?”

兵兵娇笑道:“话哪里是这么讲的,我们都在韩总和路总的领导下才对!”

“哈哈!好说好说,你还是听首富的要好一些,一如既往嘛!”韩山平大笑,还冷不丁阴阳两下洗衣机。

“一如既往什么?”小刘笑着走了过来,把老韩吓了一跳。

小木兰在此,这玩笑他哪还敢往下延伸?

老谋子笑道:“韩总勉力业内众人一如既往地努力,好帮他早日进步呢。”

“哈哈!没有没有,我是希望大家多赚钱,我恨不得你们开电影公司的都是首富才好呢,中国电影不得1000亿票房?”

路老板揶揄道:“懂了,你看上王局长的位置,改天我去问问他什么时候退位让贤。”

这说的是泰华局长,春晚直播现场跟路宽坐在一起。

“去!别瞎说啊!”韩山平再大胆也听得眉头直跳,好在目前这几人都不是能出去说闲话的,权当自己人开玩笑。

众人看得好笑,张一谋、兵兵都在心里感慨,也只有路宽能这么同中国电影的执牛耳者开玩笑了。

现在说老韩是执牛耳者可能略早,但《建国大业》以后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电影局在2018年政务院机构改革之后划归中萱之前,一直都是总局的副局长代管,现任童领导即是如此。

这是因为电影业作为国家文化传媒行业的核心,在产业规模和意识形态、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太大。

但韩山平这些年的表现,已经足以胜任,上面完全有可能让副局挂名,实际由他来实操大小事务。

这是未来进入总局党组的必要环节。

随后张继中、黄小名、周讯、徐争等吾悦文化的艺人纷纷过来打过招呼,老韩也想起自己今天来的正事。

除了借着规模盛大的首映式宣传内地票房今年的大好局面外,也是邀约一个角色。

“小路,《建国大业》两天前就开拍了,你马上要忙《球状闪电》,看看是不是抽空来指导一下,顺便把你的角色客串了?”

路宽摆手道:“指导就算了,问界影视编剧队伍的精兵强将已经算是支援过老大哥了,你们工资都没发呢?”

“问界也是《建国大业》出品方,你怎么好意思要工资的?”小平头一脸无奈,众人皆笑。

明眼人都看得出,《建国大业》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投资额只有区区3000万,但无论是一百多位明星的象征性片酬加盟,还是届时必然会出现的“自发包场”、碾压性排片,亦或是老韩时隔二十年重新掌握导筒的面子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影片在上一世豪取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