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玄幻魔法>大周文圣> 第110章 诗画双达府!《陋室铭》一篇惊江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诗画双达府!《陋室铭》一篇惊江州(3 / 3)

诵经声——不是一人,不是十人,而是千百年来无数鸿儒的吟咏,在陋室梁间交织成浩瀚长河。

“此句一出,这必定是一篇达府文章!”

“这茅草木屋中,竟然隐传来大儒之音——!”

府院一片高声喝彩,众教谕们无不动容。

这世间竟然有人,

能以如此直白朴拙之笔,勾勒出这般深邃意境?!

不过,他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画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指的是何人?

这茅草屋陋室,是指的何地?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直到,

江行舟最后一笔银钩铁画,墨池余渖犹在。

整座府院顿时陷入一片玄默。

“这是.孔圣?”

满座青衿学子、白首教谕,尽皆悚然离席,连呼吸都凝滞了。

那案上墨迹未干的宣纸,此刻竟隐隐泛起杏坛讲学时才会出现的文华之光。

若说前文是琼琚之章,

这最后一句便是圣人之音,叩响泗水磬钟,振聋发聩!

“这不是寻常陋室!

这是当年孔子尚未封圣,还是大儒时,在洙泗之滨筑起的一座茅草木屋——天下第一座杏坛,带弟子们在此处讲学!

此句,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周山长院君这一刹那终于惊醒,突然推案而起,满脸不可思议,“江贤侄这是将孔子的微言大义,融入这副《陋室铭》诗画之中!”

原本这幅画作虽笔墨精妙,但终究稍显简素,不过【出县】之姿。

然而,[孔子云:何陋之有?]

此惊天之句一出,

一切都不同了。

霎时间——

整幅画卷如受圣人之气点化,纸上墨痕竟隐隐泛起杏坛紫气,文华冲霄!

原本略显朴拙的笔意,此刻竟如洙泗春风拂过,陋室生辉,意境骤升节节攀升,直入【诗画双达府】之境!

“圣人微言,一字千钧!”

一位老儒眸中光芒大放,颤声低语,“此句一出,画中这座陋室,便不再是凡俗茅草木屋,而是承载孔圣遗韵的圣地——杏坛!”

“江行舟兄.这是,诗画双达府?!”

江州府院的众人恍惚间,

仿佛见画中陋室化作一座古朴杏坛,隐约有圣人诵经之声回荡,文气浩荡,直贯云霄!

霎时——

那幅【诗画双达府】的《陋室铭》卷轴,发出仙琴龙吟之音,骤然绽放出璀璨文光!

府院众教谕、秀才们只觉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文位修为稍浅者竟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

那画卷散发的光芒越来越盛,最终化作一道通天光柱,将整座江州府组照得如同白昼!

但见——

江州府穹苍之上,墨云翻涌如龙蛇起陆,竟于虚空中凝就《陋室铭》全文。

字字浮空,金钩铁画间隐现圣贤气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忽有清光乍破,云霞间显化出一座陋室茅檐。

檐下鸿儒虚影凭几而坐,手持竹简娓娓道来。

那诵读之声竟与文庙的晨钟暮鼓相应和,在天地间回荡不绝。

“咚——!

咚——!

咚——!

咚——!”

江州文庙巨钟无人自鸣,声震百里。

文庙钟声四响。

随后稍顿片刻,又是钟声四响!

整座府城的青石板路都在钟声里微微震颤。庞大的才气共鸣,从天地间溢出。

百里方圆漫天云卷,才气漩涡的中心处,赫然是江州府学院!

长街上,数十万布衣百姓愕然,纷纷驻足。

有稚子骑在父亲肩头,指着天际结结巴巴:“爹!字、字在发光!《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诗画双达府?.江州府学院,江行舟的新作?!”

茶肆里说书人蓦然惊起座,愕然望天画卷,醒木坠地,却浑然不觉。

城南李清老秀才跌跌撞撞冲出寒酸的书房,葛巾歪斜也顾不得扶正,望着天幕,老泪纵横:

“[何陋之有]好一个何陋之有!”

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补丁长衫,“若早三十年得见江郎此文,老朽何至于.何至于毕生自怨自艾,恨天怨地,贻误终生!”哽咽不能言。

城北王秀才更是一把扯开衣襟,露出精瘦的胸膛,对天嘶吼: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才是读书人的文心!

[孔子云,何陋之有?],此乃文人之文骨!

我悟了,我悟道了——!”

声裂金石,惊起满城飞鸟。

此刻,

整座江州府,都沐浴在这《陋室铭》诗画双达府的漫天文华之中。满城书籍,一册册无风自翻,砚台残墨泛起涟漪——竟是天地共鸣,万物应和!

——

求双倍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