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6:赌狗(1 / 2)

“再走一圈!”

老实说,如果不做局,纯运气的情况下,同一色的顺子已经算是比较大的牌了。

年轻人拿到这个牌,走几圈不开也很正常。

况且,这个年轻人现在是赢钱的一种状态,他很有底气,接连赚了三圈,都没开。

此刻,桌子上已经放了94块钱。

其中,4块钱是底钱,另外90块钱是额外追加的钱。

“你们猛,你们猛,我撤了,撤了!”

第四圈,年轻人依旧不开,之前犹豫的中年人犹豫好一会,选择跑路,只剩下另外一个中年人,又跟了三圈后,终于选择开牌。

此刻,桌子上的钱,已经累积到154块钱。

154,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多人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工资了,在中年人选择开牌后,两人开始亮牌。

年轻人的牌是同一色的顺子678,而中年人的牌是顺子QKA。

中年人的顺子大,但他不是同色的。

按照中原省的规矩来,顺子+同色,是大于QKA的。

“哈哈哈,哥,你这个牌已经不小了,要是别的局肯定通吃了。”

“但我运气好一些,正好比你的大一些。”

“拿来吧,哈哈哈!”

年轻人看到结局,大笑着将钱搂到自己面前,他再度的拿出1块钱,放在了桌子上。

“来来来,再来。”

看到年轻人赢钱,叶玉卿用怀疑的目光看向林一峰。

不是说好的做局让年轻人输的吗,怎么年轻人还赢钱了?

林一峰没有解释,而是带着笑说了句:“开始了。”

“不玩了,不玩了,我都输300块钱了,俩月工资输进去了。”

上一把最后和年轻人开牌的中年大叔,直接摆手不玩,要离开。

见他这个样子,年轻人立刻劝说:“哎哎哎,哥,再玩一会呗哥。”

“真不玩了,再玩棺材本都输进去了。”

“哥,你也是运气稍微差了那么一点,上把我要不是同色的,我就被你吃了。”

“下一把你这运气,说不准就来了。”

“再说了,哥,三百块钱真不至于输了棺材本,你要是说三千,我信,但三百真不至于!”

年轻人劝说中年人,另外一个中年人也劝说着:“就是,三百块钱还真不至于,运气好也就一两把的事。”

“这....”

“最后200吧,我就最后200块钱,输了就撤,坚决不再玩了。”

中年人犹豫了一会,最终又掏出200块钱放在桌子上,年轻人见状哈哈大笑着开始洗牌。

叶玉卿的目光又移动到了林一峰身上,仿佛在询问年轻人洗牌,还能被做局?

林一峰依旧笑而不语,让叶玉卿继续看。

玩扑克牌,想要出老千,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动手。

年轻人以为自己在大杀特杀,杀的对面中年人不敢玩。

事实上,他已经落入圈套,输光身上所有的钱,甚至欠下高利贷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什么输了这一把就及时抽身。

赌狗就是赌狗。

如果能及时的抽身离开,那不叫赌狗,那叫娱乐。

年轻人洗好牌,将牌放在了桌子上,他正准备发牌,对面上一把输了的中年人拦了下来。

“我点太背了,让我洗一手点试一试。”

“行,哥,你洗,你洗!”

年轻人不在意的将牌交给对面的中年人,对面的中年人用最朴素的洗牌方式,洗了七八下。

林一峰目光放在了这个中年人的手上,这个中年人在洗牌的时候,非常熟练的挑出来九张牌放在手心,然后伴随着他的洗牌动作,他又将这九张牌给混到了牌堆中。

这是洗牌的纯手法,林一峰不需要看就知道,这个中年人挑出来的九张牌,直接决定了这个年轻人的命运。

“来吧!”

中年人将牌砸在桌子上,发出了砰的声音。

“我就还不信了!”

中年人示意年轻人开始摸牌,年轻人搓了搓手,开始起牌。

周围围观的人很多,对面洗牌的中年人还是正常的起牌看牌,而对面另外一个中年人,则是直接不看牌了。

炸金花,暗牌!

“我闷一手!”

不看牌在中原省叫闷。

以暗牌形式跟圈的人,只需要出一半的钱就可以了。

四个人中,年轻人,老人,以及洗牌的中年人都是明牌。

只有另外一个中年人是暗牌。

“哎哟!”

“早知道我也闷了。”

年轻人的第一张牌是J,第二张牌也是J。

在他看到第二张牌后,他整个人坐直,手指不由的轻轻叩击桌面,在期待着第三张牌的到来。

第三张牌摸到手,年轻人没有直接看,而是小心翼翼的搓着牌,一点点的揭露第三张牌的点数。

他的动作很慢,身体坐的很直,林一峰见他这幅样子,微微摇了摇头。

这个年轻人,就算对面不做局,也不会赢的。

炸金花,玩的就是一个心理素质,面部表情和身体的下意识动作。

真正的高手,都是面无表情,或者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身体下意识动作,来给对面传递一个假信息。

而这个年轻人现在的表现,谁不知道他手里是一副好牌。

第三张牌,毫无例外的,也是J。

三张J,叫豹子,在中原省也叫炸弹。

豹子几乎是炸金花中最大的牌了,年轻人看到自己是三张J后,脸上浮现出些许的笑容,然后他立刻止住了笑容,开始伪装示弱。

“1块钱先走一圈。”

年轻人拿出一块钱,他还没放上去,就被对面的中年人给驳回了:“2块钱起步,我闷着呢!”

“忘了,那就两块钱先走一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