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326章 出发安排、一见如故(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出发安排、一见如故(求订阅)(2 / 3)

后,便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随后本来想打电话通知一下罗建业,但想到罗建业晚上会去他家学习,到时候再通知也一样。

杨田兵现在肯定回到一汽造车厂,周丰年便拿起电话拨通了一汽造车厂的厂长办公室

“喂,田兵同志吗,我是周丰年对,特派工作组已经确认,十天后出发。”

这并不算提前透露工作内容,本来就是杨田兵主动来找,希望他去帮忙,也不是检查经济问题什么的,保密程度没那么高。

特派工作小组很快便决定好人员名单,一个经济研究室的,一个政策研究室的,还有算是周丰年要的技术人员,加上一个罗建业和保卫人员。

这个特派工作小组,基本上是以周丰年为主,到了地方直接接过权力,主持一汽造车厂改革的。

名单发下去的时候,周丰年已经开始准备东西。

不过临到头,周燕挺舍不得周丰年离开的,一走就是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往常周丰年可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

“.听说那边还挺冷的,就算是夏天也得注意保暖,别把自己冻到了。”

周燕一边给周丰年收拾衣服,一边叮嘱,过了一会还开口问道:“你那些书,要不要给你带几本?”

周丰年摇头说道:“不用了,那边又不是没图书馆,我想看了就在那边买就行而且也不用担心,我抓紧点效率,说不定三四个月就能回来。”

一汽的底子还是很厚的,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尽量改成省油节能的汽车,也用不了很麻烦。

何况他这个特派工作组组长的权力很大,集中力量的话,肯定能在短时间内带领一汽造车厂实现半转型。

至于开拓第二三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就要一汽造车厂的人去努力了。

这是一个空白市场,并不是赚不了钱,只是以前没人想到过。

“对了,我昨天碰到郭家的人了,你说的那位军属好像没上班,平时就在家里。”

周燕突然想起的说道:“跟她打了个招呼,那位郭大校的妻子好像叫王秀娥,平时就在家里带孩子.”

“嗯其实不用这么上赶着贴,小年轻的感情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很经得起考验,要是他们感情深了,那位郭大校想拆散都不太可能.”

周丰年的话还没说完,小女儿便敲门进屋,对周丰年说道:“爸爸,书房的电话响了,有人找你。”

“好,马上来。”周丰年起身对周燕说道:“我去接个电话。”

来到书房后,拿起电话一接:“我是周丰年罗大哥,哦,后天就休息啊,行行,到时候来我家吃吧”

约定好后,周丰年便挂了电话,回到卧室便对周燕说道:“后天让大哥二哥也来家里吃顿饭吧,还有周贤哲和周显瑞,到时候多准备点.”

“嗯?怎么了?”

“刚刚罗德昌给我来电话,郭家姐妹的叔叔后天休息,知道这件事后打算两家吃个饭见一面,就在咱们家。”

周丰年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好在赶上我走之前,要不然这顿饭得等半年以后。

不过要是谈的顺利,恐怕俩侄子结婚我都回不来.”

“还不是你这么多事要忙,忙的家里都顾不上。”

周燕有些不开心的说道,不过她也只是埋怨,倒也不会阻止周丰年出差什么的。

“到时候我去准备,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那边我也去通知吧;到时候你们凑一桌吃饭,我和大嫂二嫂在屋里..”

“行,那麻烦你了。”

周丰年笑着说道,有周燕在,他倒是不用担心家里的事;几个孩子都教育的挺好,虽然有点小财迷,但是都没长歪。

成绩不好也没办法,他这个当父亲的都爬到这个级别,以后肯定能安排好自家两个女儿。

很快,到了放假休息的这一天。

周丰年一家还在吃早饭的时候,大门口便有人敲门。

周伊伊跑过去开门一看,顿时惊讶道:“大伯大伯母,二伯.”

来的人太多,连她两个妹妹都来了,周伊伊一时称呼不完。

周丰年走过来一看,顿时说道:“大哥,你们这些东西带的及时,我还说一会得让杨师傅多买点回来,好在你带了这么多食材”

“毕竟是这俩臭小子的事,这些东西还是要我们出的,三弟,今天我和杨师傅一起下厨。”

周卫田笑着说道,他和周家安每人提着许多食材,就连海鲜都有不少,都是他通过关系搞来的。

今天中午得好好露一手,给他儿子的婚事搞定。

“老三,要是这事成了,这俩混小子得给你磕一个。”

“那么客气干什么。”

周丰年将人招呼进来后,便各自准备中午的饭;大嫂和二嫂今天本来可以去忙活饭店和制衣厂的事,不过自家儿子结婚的事,她们肯定要过帮个忙。

最后索性将女儿也带过来,两家子全跟来了。

今天周贤哲和周显瑞都穿着板板正正,精气神比之前足了不少,说来周家以前穷归穷,但是外貌不差,从上到下没一个丑的。

要不然周贤哲和周显瑞这俩小子,也不至于能和郭家姐妹谈上。

周卫田和周家安两家人来了没多久,大哥就去后厨忙活去了,他这次带来的食材够做十几道菜的。

周家安就在客厅中跟周丰年聊天,主要聊最近他们那制衣厂的事。

他已经打算扩建,政策慢慢宽松,积攒的钱也足够,周家安已经在郊区考察地方,准备弄块地建工厂。

现在根本不需要周丰年过多指点,周家安已经知道怎么发展制衣厂;这个时候,国内有什么外面的电影上映,他就对着里面抄就行。

一旦生产出来,绝对受欢迎;而且还是独门赛道,压根没人跟他抢。

一些小裁缝铺子不算竞争对手,只要国营工厂不下场,没人竞争得过周家安。

等到九十年代后,再考虑自主品牌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