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不知同窗是女郎> 番外 江颂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 江颂今(1 / 2)

第94章番外江颂今

我叫江颂今,是钺朝的三皇子。

满朝文武都说我父皇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不好与之相处。可别人不知,父皇不过是个醋缸子罢了,讨好他,只需讨好我母后便可。父皇后宫中仅我母后一人。

据说这是当年他力顶众臣上书的压力换来的。当时朝臣总说皇嗣危矣,江山后继无人。

但还好,我大哥争气,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写的一手好策论,叫那些个大臣心服口服,谁见了我大哥,都是一副眉笑颜开的模样。有这样的大哥顶着,我便只需浑水摸鱼,过着我的潇洒日子就好了。话扯远了,我的父皇母后和史书上记载的帝后完全不同。有一年七夕,他们偷摸溜出宫去逛夜市,二人玩的不亦乐乎,看皮影,买糖人,甚至忘了被留在客栈里的孩子,逛完夜市后便直接回宫去了。没错,我就是那个孩子,那天我差点成了流落在民间的龙子,所以我印象如此深刻。

在我记忆中,父皇是个患得患失的人,他总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纠结母后是否是真的爱他。

比如母后命人剪来的梅花,先送给了我二姐,而不是他。又比如母后先答了我大哥的话,最后才问我父皇一句“你方才说什么?”诸如此类的小事,都能叫父皇郁郁寡欢一整天。人前他是杀伐果决的君王,人后他不过是个如稚子般的醋缸子罢了。他的世界里,似乎除了母后,别的什么都不重要。而母后却和他完全不一样,母后心中还有别的事情。比如创办女子学堂,让女子能够入朝为官。这样前卫的思想必然遭到了朝廷上那群老古董的反对。他们骂我母后是妖后,还有传言说我母后就是前朝太子的属官,这般做不过是为太子报仇。

甚是荒谬。

当然,这些声音在传到母后耳朵里之前,就我父皇一一解决了。母后要做的事情,涉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宫中与朝堂的明枪暗箭一波又一波地朝母后刺来,实在难防。

父皇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虽不能阻止所有声音,但母后被保护得很好,女子学堂创办起来了。

我还知道,在我出生之前,父皇为母后做过一件大事。那便是为前朝的宋家翻案。

很多人都不理解父皇为何执着于此事。

就算宋家真是冤枉的,但也是前朝的事情,早已是过眼云烟。我先前也这样认为的,于是心中存疑,命人私底下查了查。只是还没等我的人摸清门路,我便被拎着丢到了父皇面前。那天父皇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让我不要再插手此事。这件事,最终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但我隐约觉得这事和母后有关。毕竞没有别的事情,能像母后的事一般让父皇如此上心了。除了女子学堂外,还有一事让母后甚是挂心。这和一位叫宋儿的姑娘有关。

不知怎的,母后甚是看重宋儿,待她甚好,母后甚至亲自教她提笔写字,宛如母女一般亲近,这令我二姐吃了醋,去母后宫里闹了几次。毕竟这皇宫中同辈的姑娘只有我二姐一人,二姐自小被父皇娇宠惯了,自然看不得自己的母后将注意力分给别的姑娘。宋儿性子安静,喜读书,身上也有股书生气。我在宫中见过她几次,不知怎的,她竞能时常入宫陪伴母后,而一向泡在醋坛子里的父皇也默许了此事。

说起来,这宋儿的母亲也不过是经常的普通平民,没什么特殊背景,怎就让母后如此青睐呢?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母后与前朝的传言。

我从前本是不信,但细细琢磨后,一个真相在我心中浮现。只是我也不能说,毕竞这皇宫中的秘密太多太多。给我和大哥上课的老师,是鸾阁的唐大学士。唐学士不苟言笑,对我们甚是严厉。

而我这种时常偷懒逃课之人,自然是唐学士的重点关注对象。每当他要罚我时,戒尺总是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他看向我的眼神中总带着一丝令人看不懂的复杂。我想或许是因为我母后。

众人皆说大哥和二姐长得像父皇,唯有我像母后,特别是一双眼睛,简直是和母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于是我有时嘀咕着,难道唐学士和我母后曾经也有过一段?只是念头刚起,便被我打消了。

若唐学士和我母妃曾经真有一段,恐怕父皇早就把他打发得远远的了,怎还能容他在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

唐学士的夫人姓刀,是刀家嫡长女。

这一桩婚姻是父皇赐下的。

我听闻,那位唐夫人曾经差点成了我父皇的皇后,只是不知道后来出了何事,竞被父皇一道圣旨赐给了唐学士。

当时唐夫人受尽了嘲笑。

唐夫人姓刀,刀家对父皇有过救命之恩,无论如何也不应受如此嘲笑才是。这其中必有原委,只是我问遍了所有人,没有人肯告诉我。最后只有我宫里老太监瞧我对此甚是好奇,才暗示我这事与我母后有关,我恍然大悟。只要遇上我母后的事,父皇的反常就是最正常的了。于是一场情爱恩怨的戏码在我心中展开。

或许唐学士曾单恋过我母后,但以我父皇的性子,定然是容忍不了有别人觊觎母后。

于是父皇便给唐学士赐了个婚,人选便是和母后有恩怨的唐夫人,好叫唐学士绝了所有的念想。

但大部分内容全靠我猜想,细节也是我听墙角八卦东拼西凑而来,并不保真。

至少明面上,唐学士和唐夫人还是较为恩爱的。如此想着,我竟还有些同情唐学士。

只是同情归同情,我到底还是怵唐学士。

每次学考,唐学士见我支支吾吾的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时,那眉头便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眼里的复杂情绪更浓重几分。无奈至极,他也会说上一句,“皇后娘娘当年可比你聪慧多了。”我最喜探听这些八卦故事,立即便问:“老师如何知晓母后的事?”每每聊到此,唐学士就闭口不谈了。

或许他只是瞧着我这双和母后一模一样的眼睛,而我却又如此愚钝,叫他十分无奈吧。

这不能怪我,我一看那密密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