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三国:边关封侯,开局霍去病模板> 第116章 孤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孤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徐州(1 / 2)

“哒!”

袁绍猛拍桌案,沉声道:“高览,你领军五千与谭儿前往青州,郭图你也随谭儿前往,此战不容有任何差错,曹操已经不是当年的曹阿瞒了!”

“喏!”

高览,郭图应道。

袁绍冷笑道:“高干,你率军一万,驻守曲阳,防止公孙瓒乘机侵扰,不过他自己恐怕也没精力了,辽东公孙度称王,他作为三州都督御史,恐怕还要忙着平叛呢!”

“喏!”

高干应道。

袁绍目光扫过麾下众将,豪迈无比的说道:“大汉十三州,除去北凉之外,谁能敌得过我冀州,曹孟德既然想打,我们就打,他想要冀州,我何尝不想要兖,徐二州!”

“喏!”

众人应道。

袁绍大喝道:“张邰,颜良,文丑,魏义,整合十五万大军,发往繁阳,我要与曹操隔河而战!”“喏!”

四将应道。

数年时间的积累。

他自认已经不是诸侯伐董时期的袁绍了,对上北凉哪怕不能取胜,也能安然退出战斗。

冀州兵精马良。

已经足以让他蔑视大多诸侯,哪怕是曹操也不例外。

四月末。

袁谭进入青州。

依仗平原一地,竟然击退了田楷。

收回了公孙瓒占据的一城,将其迫入乐安国境内。

不过三日,袁谭像是吃了仙丹,率军返回平原边境,战击退了夏侯渊。

这个战况。

令袁绍在军营帅帐中开怀大笑了三日。

而在黎阳扎营的曹操,心中却不是很开心,甚至有些阴郁。

河南尹。

中牟城中。

霍羽看着从青州来的战报,哭笑不得道:“夏侯妙才这样的统帅,竟然会老马失前蹄,败给了袁绍的大儿子,当真有些让人看不明白啊!”

“轻敌了!”

荀攸淡笑道:“平原郡地势开阔,冀州战骑远胜过兖州,而且袁谭初胜,气势正浓,夏侯妙才率军初入青州,战败一次很正常,臣预估一月之内,袁谭必定败走清河!”

“这么确定?”

霍羽眯着眼问道。

荀攸抬头说道:“军侯,恐怕你早就料到袁绍敌不过曹操,所以才将徐荣将军的大军放在中牟吧,一战吞两州,这才是军侯谋划好的事情!”

“咕嘟!”

霍羽抿了口茶,不言不语。

一侧,郭嘉眉头微微挑起,问道:“两州可不好拿啊!”

“好拿!”

荀攸面色复杂的看了眼贾诩,王越道:“如果军侯真的不择手段,恐怕天下诸侯早就死在大衍司主的剑下了,在者兖州已经成了囊中之物,探手可取罢了!”

“嗯?”

郭嘉愣了仗。

荀攸行至地图一侧,沉声道:“一旦曹操大军胜了袁绍,必然驱兵直入冀州,那时陷阵军会从河内切入魏郡,东郡两地,截断曹操的退路,第三军团,第五军团对兖州的军事进行围剿,而且你别忘了钟繇是在杜袭任上去的兖州,自黄巾围困长社之后,钟氏早就一蹶不振了,何来两千余战马给曹操组建虎豹骑!”“啪!”

郭嘉墓然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大堂之中。

不是郭嘉在震惊。

徐荣,典韦更是一脸茫然。

霍羽布军在众人眼前,可是他们根本没看透什么。

郭嘉还是难以置信道:“元常是颖川名士,名节重于一切,而且当初军侯连钟氏府门都没进去,他不可能是军侯的人,更不可能做出自毁名誉的事情!”

“咕咚!”

霍羽抿了口茶,淡淡道:“自始至终,你也只是听说孤没进去罢了!”

“咯噔!”

郭嘉心中猝然一紧。

霍羽抬头看着郭嘉,笑道:“奉孝,有时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你也仅仅是听到孤没进去罢了,何况胜者王,败者寇,只有走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谱写史书,那时钟繇就是屈身事贼的大英雄!”“军侯大才!”

郭嘉躬身一礼。

而今回想起来,霍羽出行颍川有太多漏洞。

纵然颍川士族不敢前往北凉,也没资格拒绝一个大公爵的拜访。

贾诩吐了口热气,说道:“军侯,袁绍与曹操的大战快要爆发了,一但曹操进入冀州,我们便能第一时间断绝他在兖州的联系,可是徐州怎么处理!”

“徐州!”

霍羽抿了口茶,淡淡道:“既然要在三年之内收取大汉半壁江山,那么就要动用一些特殊手段了,战争没有仁慈,只有不择手段!”

贾诩瞳孔一缩。

王越躬身道:“军侯,大衍司卫密报,徐州只有陈宫统帅的一万大军,其中大半国积在下邳淮陵防备九江的孙策,而陈宫也在下邳驻扎!”

霍羽问道:“大兴商会的商客进去多少人?”

王越恭敬道:“至少两万,除去商客外,还有二十五万石粮草!”

“很好!”

霍羽眼中满是精光。

他来自后世,想要拿下徐州的手段太多了。

这次他就是要告诉曹操,战争有时候不止正面厮杀。

“要干什么!”

郭嘉眼中满是迷惑。

这一瞬,有种看不透霍羽的想法。

大战将临,霍羽竟然给徐州送去了两万商客。

霍羽眯着眼说道:“公达,你坐镇中牟寻找契机,一但曹操击败袁绍之后,立即隔断退路,拿下兖州,勿伤曹操与麾下文武的家人,孤带人前往徐州!”

“喏!”

荀攸恭敬道。

郭嘉疑惑道:“军侯,我们去徐州做什么?”

“奉孝,文和!”

霍羽反问道:“大汉粮价几何,用什么制度来稳定粮价,百姓能够买得起几石粮食,战事发生时地方府衙如何与粮客征收粮草!”

“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