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27章 朱允炆:四叔和舅公心中有储君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朱允炆:四叔和舅公心中有储君吗(2 / 3)

锦衣卫从刑部大堂拘人,刑部尚书开济大怒:“胆敢来我刑部拘人?”

锦衣卫百户将一卷文书拍下:“这是供词,刑部郎中王哲私放反贼过境,现奉燕王命拿人!”王哲正在整理狱案,听见自己的名字时脸色煞白:“我乃正五品郎中,你们无凭无……”

“好个燕王命!”开济看着被带走的属下,起到发抖。

工部,吏部也同样发生。

“奉燕王命,捉拿工部主事赵成!”

“奉燕王命,捉拿吏部郑辰。”

“好!好!好大的燕王命,老夫要参他!”

东宫,暖阁。

吏部尚书吕本,正在教朱允效读书。

“昔日武周酷吏来俊臣,构陷忠良,罗织罪名,以“告密’为刃,使朝堂人人自危。”吕本刻意放缓语调,“凡入此狱者,十不存一。太子殿下常言“以史为鉴’,皇孙当深悟其中利害。”

朱允炫面色阴沉,将笔重重搁下:“外公,这说的不就是四叔和舅公么?锦衣卫闯六部如入无人之境,十余名大臣银铛入狱,与来俊臣“丽景门之祸’何异?”

吕本苦笑一声:“皇慎言,心中明白就好。”

“酷吏乱政,必伤国本!”朱允坟起身,“我要去文华殿,见皇爷爷。”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太子朱标黑着脸进来。

他身后跟着的内侍捧着厚厚一摞弹劾奏章,最上方那封隐约可见“朱棣擅权”“马天乱法”的字样。吕本整了整官袍,朝着朱标深深一拜:“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抬手:“岳丈,你的吏部,也有官员被老四抓走了?”

“正是郑辰大人!锦衣卫手持燕王驾帖,臣连的尚书印都不管用。”吕本苦笑着点头。

“老四越发放肆了!”朱标来回踱步。

吕本满脸忧愁:“殿下息怒。如今六部半数衙门被搅得鸡犬不宁,如此下去,百官人人自危,还怎么处理政务?”

“孤会去禀报父皇!”朱标深深皱眉。

“就怕陛下被他们蒙蔽啊。”吕本压低声音,“燕王手握锦衣卫,国舅深得陛下信任,他们一口咬定官员通敌,谁能分辨真假?”

朱标面色微变,沉思一会儿道:“传孤的令,把燕王和国舅叫来东宫!”

太监刘公公躬身领命,急急去了。

“殿下,你先缓缓。”吕本躬身道。

没多久,马天和朱棣到了。

朱标立在暖棚下,面色阴沉,听到脚步声才缓缓转过身。

“拜见太子殿下。”朱棣躬身一拜,马天则只是随意拱手。

朱标声音冷冷:“老四,这几日你抓了多少人?”

“回殿下。”朱棣垂眸,“加上金炯,共计十九人。”

朱标再问:“这十九个人,哪些是证据确凿的?”

朱棣颔首:“都是!”

“攀咬出来的证据,也算是证据?金炯的姐夫李新是反贼,他的账房就该连坐?那吏部郑辰与金炯较好,也是通敌?”朱标越说越怒。

朱棣低着头:“大哥,这些人要么隐匿田产,要么私改账册,哪一个不是证据确凿?”

“金炯在诏狱挨了三天,十指尽断才画押的供词,这就是你说的证据?”朱标从袖中抖出一份血书,“上面说锦衣卫用烙铁烫穿肩胛骨,逼他承认私放反贼。这就是你说的「确凿’?”

马天上前一步,声音如冰:“太子殿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陛下说过。”朱棣接话道,“锦衣卫掌“巡察缉捕’,许“便宜行事’。”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

“你拿父皇来压我?”朱标胸口剧烈起伏,“父皇让你管锦衣卫时,是让你肃清反贼,不是让你拿着刀砍向朝廷命官!再这么杀下去,满朝文武都成了“反贼’,这大明的江山,你让谁来守?”马天冷笑一声,上前隔开两人:“太子殿下,如今要拨乱反正,就得用快刀斩乱麻。疼是疼了些,总比让反贼毁了龙脉强!”

“好好好,你们走!”朱标闭上眼,声音沙哑。

吕本倚在窗户边廊柱旁,望着争执的三人。

寒风卷着扑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只觉眼前这场兄弟之争,恰似一柄悬在东宫头顶的利刃。朱棣与马天联手之势,正无声却汹涌地冲击着太子的根基。

他太清楚不过,燕王手握锦衣卫,行事狠辣果决,背后更有朱元璋的默许;而马天身为国舅,深得圣心,两人一文一武,相互呼应,若放任下去,怕是会危及太子。

在吕本看来,朱元璋此举,看似是在肃清江南士绅,实则是在平衡各方势力。

他有意让朱棣和马天充当利刃,却也在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太子朱标仁厚宽和,以律法和仁德治国,与二人的铁血手段截然不同。

长此以往,朝堂之上必定会形成两股对立的势力,而太子,就会受到威胁。

一旁的朱允坟深深皱眉:“外公,这两人心中还有储君吗?”

吕本转过身,目光深沉地看着朱允坟:“皇孙,记住今日的一切。燕王与国舅,手握大权,行事不择手段。太子仁厚,以仁德治国,却不知在这朝堂之上,仅有仁德是不够的。你要明白,未来的路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朱允效重重点头:“外公,我记住了!”

“允蚊啊,快点长大,帮助你父亲。”吕本一叹。

“外公,你能帮我父亲吗?”朱允坟抬眼问。

吕本凑近,摸了摸他脑袋,低声道:“外公不仅助你父亲,还会为允坟考虑,下一次科举,外公就为你父亲选几个年轻的人才。”

他脑海中浮现齐德,黄子澄和铁铉的身影。

可一想到铁铉,他又微微皱眉,摇了摇头。

“外公选的人,定然是好。”朱允坟道。

“当然!”吕本自信点头,“他们都还年轻,以后也会辅佐允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