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65章 朱英设计朱元璋!倒反天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朱英设计朱元璋!倒反天罡!(2 / 5)

声音不能洪亮,要微微发颤,带着点哽咽,像是积压了许久的委屈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却又不敢放声倾诉。”

“你要让陛下看到的,不是一个处心积虑想抢回身份的谋算者,而是一个在迷雾中挣扎太久、只想从祖辈那里得到一句肯定的可怜孩子。”

夏原吉接口道:“把“我是不是皇长孙’这个问题,变成“孙儿实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求爷爷告诉孙儿’的困惑;把关乎皇家身份的试探,变成一个孩子对自我身份的求索。如此一来,即便陛下心中有疑虑,也只会生出怜悯,而非警惕。”

朱英静坐片刻,脑海中已将杨士奇与夏原吉的话细细推演了一遍。

他忽然站起身,眼中神光闪烁:“我明白了!”

三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谁也不知道,院子里的三个少年,将来会震动天下。

微风吹过,连虫鸣都低了几分。

杨士奇长长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滋味。

“我们这番筹谋,说到底,是在给陛下设局啊。”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自嘲,“陛下是什么人?从濠州的布衣到九五之尊,识人无数,权谋之术早已炉火纯青。咱们这点心思,在他面前,或许是班门弄斧。”夏原吉却摇了摇头:“士奇兄此言差矣。寻常的算计,在陛下面前自然无处遁形。可这次不同,我们算准的,不是陛下的权谋,而是他的软肋。”

“皇长孙朱雄英是陛下心头宝啊,是他与皇后娘娘最疼爱的孙儿,早夭之事更是陛下的痛。只要牵扯到皇长孙,陛下的理智便会让位于情感。”

朱英抬起头,眼中再无半分犹豫:

“夏大哥说得对。而且,我不能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记忆;锦衣卫的调查我身份,更是杳无音信,谁知道背后有没有人动手脚?”

“等着等着,局面只会更糟,太子妃母子会更容不下我,那些盯着我的藩王和勋贵也会渐渐摸清我的底细。到那时,别说认祖归宗,能不能活下去都是未知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杨士奇看着他眼中的光,拱手一拜:“好!有这份决心,便胜过万千算计。小郎中,我祝你得偿所愿。”

夏原吉也站起身,郑重地对着朱英作了个揖:“若你真是皇长孙,以你的心智与仁厚,将来必是大明之福。”

朱英望着眼前这两位,心中一暖。

杨士奇的智计、夏原吉的稳重,他们不仅为自己出谋划策,更从未有过半分轻视。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两人认认真真地躬身一拜。

“杨大哥,夏大哥,”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多余的客套话我就不说了,你们心里明白,我心里也明白。从今往后,咱们都是自己人。”

这话看似平淡,却瞬间打开了三人之间那层微妙的默契。

杨士奇与夏原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神采。

他们都是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胸中揣着经世济民的抱负。

寻常举子需得从九品小官做起,熬上数十年或许才能触碰到权力的边缘,可眼前的朱英,却是一条通往云端的捷径。

若是朱英真能认祖归宗,成为名正言顺的皇长孙,甚至未来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他们便是从龙之功的首功之臣。

这份诱惑,对于心怀壮志的年轻士子而言,根本无法抗拒。

“自己人”三个字,是承诺,是托付,更是一种无声的盟约。

朱英看着他们眼中跃动的光芒,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在这波谲云诡的京城,光靠自己和马天远远不够,他需要真正能为己所用的人才,而杨士奇与夏原吉,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风又起了,这次却带着几分暖意。

这小小的后院里,似乎藏着一个关乎大明未来的秘密,在三人的沉默与默契中,悄然生根发芽。锦衣卫衙门。

马天与朱棣相对而坐,木案上摊开的卷宗,密密麻麻记着朱欢在定远任上的所作所为。

朱棣怒不可遏:“这简直就是个畜生!定远百姓被他祸害成这样,竟敢还顶着“皇侄’的名头作威作福,真当父皇的恩宠是他横行霸道的令牌?”

马天慢悠悠地翻过一页卷宗:“我去诏狱瞧过,这厮死不悔改。隔着牢门还在叫嚣,说自己是陛下的皇侄,要让锦衣卫上下给他偿命。”

“那就杀!”朱棣眼中寒光乍现,“这种败类留着也是污了朱家的名声,一刀斩了干净,也给定远百姓一个交代!”

马天挑了挑眉:“既然如此,你去跟你父皇禀报?就说他老人家视若恩人的朱六九,养出了这么个该千刀万剐的儿子,请陛下下旨处斩。”

朱棣连忙摆手:“我不去!太子大哥不是早把这事交给你了么?你是国舅,又是父皇跟前说得上话的人,你去最合适。”

“你们是怕面对朱六九吧?”马天瞪一眼。

朱棣嘿嘿一笑:“六九伯终究是长辈,怎么说也是我朱家的恩人。我们做晚辈的,总不好直接提着刀去跟他说“你儿子该杀’,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可舅舅你就不一样了。你是皇后的弟弟,跟朱六九没什么旧交情,辈分上也相当,说话不用顾忌那么多。”

马天看着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

“合着你们兄弟两个,是把我当枪使了?知道朱六九难对付,知道陛下可能念旧情,就把这烫手山芋扔给我?”

朱棣连忙拱手作揖,脸上堆起笑容:

“舅舅这话说的,什么枪不枪的,咱们都是为了大明律法,为了百姓安危嘛。再说了,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国舅爷最是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这种清理门户的事,除了你,还有谁能做得又快又利落?”马天被他这番话说得无语白眼,重重哼了一声。

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罪状,他眼底的戏谑渐渐褪去:“行,我去。”

实际上,他很想知道,朱元璋还在谋划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