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的东西活了下来。
他们不是傻子,知道一个好的地方有多难得,阿兄考入止戈军时,整个街坊都是来恭喜他家的,好些妇人给阿兄拉媒人,如今,阿兄要出征,他当然就该担起阿兄的责任,不但要保护家人,也要护住街坊邻里。“对,"旁边的十三岁小姑娘到嗪嗪也气得脸色发红,“我已经存了大半年的布头,到时做的这鞋底就给军里送去,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槐将军那样,把北故杀翻了去!”
一家人很快统一意见,一起陪到坦之出门,准备去加入巡逻。便见报名的地方已经排起长队,队伍甚至已经从巷口排到了自家门口。“满了满了!"街头的吏员主事大呼,“水口二坊六街,三十人巡逻已满,大家别来了!”
“凭什么不来!"有人不满。
“就是就是,那几个人有我力大么?"到坦之大呼。“满了就是满了,如今戒严时期,若是缺人,很快会再招收,大家别急,”那吏员熟练地道,“说不定还要征兵出战呢!不如你们去军营那边问问!”到坦之和许多排队人也觉得有理,纷纷转身,准备向着城中征兵处去。“别走啊!“那吏员又大喊道,“你们人多,这么直接去,人家不收的,不如比试一番,优胜者我帮着推荐呢?”
开玩笑,这么多人这样直接去,军曹那边的人一问是谁祸水东引,这不还会领着人来揍他啊!
“有理!“顿时许多人就起了心思,“那要去哪里比试一番呢?”“那必是要平整场地,安排时间,回去,明早等通知!"那吏员果断道。众人却没有散去,而是三五成群,去了街坊邻居大点的屋子里,大家从自家屋里拿着茶碗、竹杯一起围坐,讨论起了这北燕南下的事情。“当年都是那北燕,害我们不得不逃到淮阴,我在濮阳本有大家大宅,却被一胡人看上,家破人亡,只能带着兄弟侄儿南逃,父母却是为了拖延,再也没能见到!″
“谁不是呢,我当年也是因为北胡总是在淮河抢掠,刚刚要熟的麦子,就被抢去了,说我这是野麦……我的麦子啊,我刚出生的女儿都没吃上一口奶,生生饿死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是同仇敌汽,只有角落里的一人不发一言,不由有人问道:“郭家媳妇,你怎么不说话?”郭皎抱着小孩,有些尴尬地缩了缩脖子:“那个,我以前是青州的,家里人过来做生意,没什么大仇……你们说,你们继续说!”她其实还想说自己不是郭家媳妇,她男人才是,不过一想到自家男人那复杂的身世,为免被嘲笑,还是不提这茬了。“青州啊,"众人对青州没什么好感,顿时就有人抱怨道,“你们家也是搬界碑入徐州的么?你们也是过分,进来就进来,怎么能抢我们的名额呢!”“就是,书院多难考啊!”
郭皎立刻笑道:“这不是仰慕徐州那位主公治理天下的能力么,大家能到这里生活,都是有福的,这早点过来,沐浴圣恩,也让我沾沾大家的福气啊。”这话说得妥帖,也吹到众人的心里了。
“郭家媳妇这话说得敞亮,"立刻就有人支持道,“能在这过日子,是真修了福份,那北胡南貉治下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要论日子过得好,还得是咱徐州!”“那是自然!"郭皎赞同极了,“如今我家汉子不在,我是家里顶梁柱,但日子过得舒心,还能赚钱,可扬眉吐气了!”众人纷纷赞是。
相似的场景,很快发生在淮阴几乎所有的街坊之中。因为淮阴城中工人甚多,几乎所有街坊都有淮阴书院毕业的吏员,他们大多已经有了些经验,处理的得都算妥帖,尤其是许多的大工坊的,本身就是有人手巡逻的,其下的工人更是十分有纪律(相比于农夫),只需要传答意思,他们甚至连巡逻的替换人员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只是普通人想要从军,连工坊主们也纷纷主动捐钱捐物,毕竞他们的家业都在淮阴,南方朝廷和北方北燕的嘴脸没什么不同,没有了徐州,他们根本护不住自己的家业,甚至于自己会和工人一样打包成为世家大族的奴仆,这种事情,在南朝可太多了一一甚至于有些世家大族对他们名码标价,谁能把他们抢到南朝,会有黄金多少不等的奖励。
平时他们还会相互打趣,看谁身价上涨,又是第二了,但真到了可能被人打包带走的时候,这笑话可一点都不好笑了。甚至于平时那第一名永远是“徐州女"王这个梗,也变得可曾起来!那是属于一种极其冒犯的一一你们也配?
不止如此,淮阴平时都有南朝、北朝、西秦的探子,这也是常理,一般敲掉一个,对方很快就会布下一个,打地鼠一般麻烦,所以林若对此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乱子,一些普通消息,传也就传了。但这一次,她甚至都没下令捉拿,这些探子已经被发现端倪的庶民们围攻,不得不找到市政,主动投降,祈求原谅和庇护。一些在淮阴做些灰色业务的帮派组织也随之倒了大霉,他们平时也做一些贩卖奴隶、走私之类的小生意,用帮派运货做掩护,和南朝北朝西秦都有些联系,这次却不知怎么回事,被许多巡逻队当成了功劳,整个淮阴都开始知道他们的恶行,莫名就进入了一种人人喊打的模式。还有没有户口,悄悄逃入淮阴做黑工的人,也被挨个揪了出来。一时之间,淮阴的牢房人满为患,当然也有被莫名牵连的无辜者,比如一名读书人,只是天生长得高鼻深目,就被当成胡人,让人抓去了市政,费了好大功夫才证明自己的清白。
整个淮阴的政务瞬间暴涨,兰引素和谢棠、江临歧、荼墨这些属下,忙得恨不得长出六只手,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抽出时间去劝速主公不要拿自己的安危开玩笑了。
负责武器、机械开发,学习林若知识学得最好的助手晏彦本该是这场复杂局面里,少有不被波及的内圈人。
但是,他也没能逃过这次的忙碌……
小院之中,遣散侍从,林若拿起一件武器,仔细地检查校准。晏彦顿时心惊胆战:“主公,这是新出的武器,时常会炸,您还是别摸!”“我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