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谁辛苦(1 / 2)

第67章为谁辛苦

寒冬腊月,青州。

在帮着徐州主公成功拖延拓跋斤的骑兵后,郭虎和他的女婿一起受到了嘉奖,考虑到新年将至,天又冷,所以,林若并没有动青州的吏治,而是让郭虎与治下士兵通气,安排怎么去解决他那些手下。普通的士卒倒没什么不好安排的,因为如今的各州,除了徐州之外,还是用的征兵制。

平时有一支数千人的骨干手下,当需要征发大军时,便到乡村之中每户抽一个男丁、只需要半月,便能有“五万大军”,如果是要打什么国战,便是五丁抽三,就可以尽起十万二十万的大军。

这些征来的兵丁不但要自备干粮赶路去数十里百里外的郡城,而且还要自备冬衣,没钱时还需要找家里要,军饷是不存在的,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在攻下一座城池时,可以随意抢掠,要是死在战场,却是连一个死亡通知,也不会发给他们的亲人。

徐州的意思是郭虎可以经营一只徐州精锐,但这只精锐的规模只有三百骑,以后按功劳增补扩军,年老的需要清除出去。郭虎的手下里,二十余位嫡系可以直接安排到常备的三百郡军里,剩下的一千多人的骨干,则经历了一次大筛选,没能留下的,都收到一笔遣散费用,给他们安度余生了。谢颂很想成为这支骑兵的统领,但郭虎却觉得自己虽然已经四十多了,但老当益壮,还是可以再发挥几年余热,并且安慰谢颂,说年轻人以后多的是机会,不要好高骛远,要立足当下,等下一次机会一-至于以后骑兵会扩军的事,他没有说,毕竟,这事还没有完全确定,郭虎也明白,主公还要观察他一段时间谢颂很是无奈,徐州对他们论功行赏,他可以选择当郡兵,也可以进入岳父的骑兵之中,当一个小队长。

可是…他难受的是,十年前,他就已经是一只三百骑兵的首领了。十年后,他甚至不进反退。

那他这十年辛劳,到底折腾了什么?

相比于青州的表面平静,内里暗涌,新得的彭城周围便要热闹许多了。彭城最北,济河之南,在陆漠烟的指挥下,一座有着的编号、地址、颁发日期,颁发签名的界碑,在涉县百姓热切的期盼中,座落到高平郡的最北边。从此,涉县这个侨县名称,便不会再于此地使用。济水之南便全宣告是徐州的治下了。

然后,在一河之隔,济阴郡的百姓们则不满意了。他们推出十余名满脸写着德高望重的乡贤,在封冻的济水上,围绕在陆漠烟身边,对着这名少年苦口婆心地劝谏:“公子,再往前移一些吧,你看这来都来了,济水往前,便是河水,大河之畔,岂不是更易为界!”“不错,再往东一百里便是濮阳,这来都来了,不费一兵一卒,就扩地百里,岂不是天大的功劳!"另外一名老者也苦苦哀求。“公子,行行好吧!"另外一名脸上的褶子超多,看起来悲苦无比的老人几乎要给他跪下了,“如今北燕摇摇欲坠,西秦的军队已经围了邺城,咱们这些小民,眼看又要受国破家亡之苦,您帮行行好,把界碑再北移一百里吧!”“是啊,公子,"旁边的一名涉县的乡老也忍不住帮声道,“北燕如今正在四处征丁,要救解国都之围,您帮着移一道界碑,便能救下数万百姓的安稳人生啊!”

陆漠烟不过十六岁,哪见过这种阵仗?

一时间他面色发白,手足无措,有心答应,但脑中又浮现出主公那温柔平静的面容,心知自己应了也不算,只能拒绝道:“老人家,你们的意思我也懂得,但你看这般好不好,若是乡里前来征兵,你们就过来躲上个三五天,再回去,我也要趁此机会通知主公,要主公允了,这界碑才能动。再说…他声音小了一点:“北边官员,也没见过真的界碑,你们去立一个,威慑三五日,到时,我这里有了答复,你们也好考虑要不要逃家,如何?”那些老人家哪里肯依,顿时跪地的跪地,磕头的磕头,痛哭的痛哭。陆漠烟却感觉出了不对,这些老头老太就真是硬要人帮忙啊,这是我说了能算的么?

不过出身于官场,他对于该如何拒绝是十分擅长的,于是他低头对涉县那位乡老低声道:“老人家,你确定要搬界碑么,一但搬了,今年的你们县学的入学名额,就要与他们平分了。”

老人家面色顿时变换,立刻转头和身边的几位乡老交接耳了一番。那些同乡也脸色大变,随后,只是几个眼神交流,甚至都不用开口,周围本来有些同情,还在看热闹的本地村人们,便纷纷上前,将这些痛哭哀求的乡老们一个个捂住嘴巴按住胳膊,举头抬腿,转眼就消失在人潮中。其中那位看着最悲苦的老者挣扎着推开捂住嘴的手,大声嘶喊:“裴老头你不是人,你收了我们的粮食,说好帮忙的一一”话没说完,他嘴被捂得更紧了,抬人的八条腿也从原本的小步走变成了快跑,消失在玉谷田的拐角。

陆漠烟这才松了口气。

那位被当众叫穿收了贿赂的裴老头面上笑容不曾稍减,只是温柔地问道:“大人,这界碑都立好了,还请入寒舍小坐,这趁着雪停,年节之前,咱们把路修缮了,您看我们这临着济水,不说修一座千奇楼,修一座悦来驿站,这个当是没问题的吧?这都要拜托您去给徐州那边美言几句,我听说您的护卫已经送俘虏去了徐州,不太够了,咱这乡里还有数十健儿,正好可送您前去淮阴。”陆漠烟客气道:“您帮我的已经够多了,这如何使得?”裴老度笑得更加客气:“这哪里使不得,您帮着定了界碑,这就是咱们郡县百姓的功德啊,再说了,这些儿郎们快去快回,还正好能在淮阴背些年货回来,遇到归付徐州这等好事,自然当得大庆一番。”陆漠烟轻咳一声:“那便先行谢过…”

“应该的,应该的。"裴老头更感激了,“您放心,沿途种痘苗的钱,都是按淮阴钱的三倍算,不会有一点拖欠!”

虽然入了界碑,拿了户籍,也可以去淮阴种痘,但路那么远,天那么冷,家中的孩儿们早种一日,好过去南边折腾一回啊!陆漠烟于是又与他聊了一会以后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