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计从何来(1 / 2)

第110章计从何来

“苻天王那样的仁德之君,一心想要混一王六合,使天下重归王道,如今遇到了难处,我徐州作为友邦,怎么能不倾力相助呢?"她轻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感叹的"真诚”。

铺开一张质地细腻的徐州竹纸,她写下了一份给陆妙仪的密令。这封信,将经由最隐秘的渠道,最快送达陆妙仪手中。在密令比较长,为免被发现,林若这样写:“妙仪吾友:见字如面。闻长安府库空虚,天王忧心如焚,我辈岂能坐视?天王素有混一宇内、施行王道之志,今困于财用,实乃憾事。然,财者,治国之利器,亦需王道驭之。今有数策,或可解天王燃眉之急,兼收富民强国之效,望友细察之,酌情呈于天王驾前,务必使其感我徐州拳拳相助之…”

接着,她巧妙地将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王安石变法中的核心精髓一一“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一一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整顿户籍、推行均田、并通过官方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收入的部分措施,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提炼和“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改造融合,全数交给了陆妙仪。她相信以陆真人的聪慧,知道该怎么做。

西秦,长安。

四月的长安还带着冷意,去岁没有冬小麦,但今年已经种下粟米,虽然西秦推广南方传来的“玉谷",只是夏税收还是“粟米”,有这条例在,再怎么推广玉谷,能种的农户也有限。

温柔春风中,苻融的马车经过了阔别一年有余的长安王宫。王宫之中,苻坚正在为国事操劳,这一年来,他头上的白发明显变多,已经多过了黑发。

北伐代国的惨败,如同一盆冰水,将苻坚从吞并北燕、一统大半北方的胜利狂热中浇醒。

巨大的损失和国内此起彼伏的麻烦,迫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收敛起急于求成的雄心,重新振作起来。

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咬牙下令,暂时放缓洛阳的大规模修筑工程一-不放缓也不行,国库实在是空空如也,再也挤不出钱了。他采取的措施依旧是传统帝王的那一套:先是下诏削减宫中用度,做出表率;接着缩减宗室子弟的俸禄和赏赐;同时格外强调与民休养生息。在遭遇去年那般大灾后,他下令减免部分地区的租税,严令各级官府节约开支,甚至降低了官员的俸禄,并规定“非当务之急,不得随意征发徭役"。西秦实行的是租调制,税收主要来源是按亩征收的粮食(租)和按户征收的绢布(调)。由于天下纷乱,货币体系混乱不堪,劣币泛滥,官府收税基本只认粮食和布匹这两种实物。

苻坚原本以为,通过这一系列节流措施,依靠国库里现有的那点粮食和布匹储备,精打细算,怎么也能撑到今年夏粮征收上来的时候。然而,麻烦还是来了。

“为何今年国库开支如此巨大?竞有难以为继之象?"苻坚听着臣下的禀报,看着那几乎见底的库存账簿,顿时心中一紧,又仔细看了一遍,怒道,“先前采购木料、石料,为何价格都涨得如此厉害?连工钱俸禄也都上涨了?”按照他过去的经验,在厉行节约之后,国库的积蓄是足以支撑到夏收的。可现在,情况却截然不同。

他,一国之君,富有四海,此刻竟也体会到了寻常农户那种“青黄不接"的窘迫感!

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么?

因为洛阳工程暂停而暂时闲下来而被被紧急召回长安的阳平公苻融,面对兄长的质问,面露出苦涩:“天王,这症结并非木料石料价格上涨,也非工匠俸禄普涨,而是……咱们国库里布价,跌得太厉害了!”“布价下跌?"苻坚的眉头锁得更紧,“此乃何故?”苻融长叹一声,详细解释道:“只因如今市面上伪钱劣币太多,商贾百姓互不信任,宁愿将布匹撕成条块交易,也不愿收取那些难以辨别真伪的铜钱。因此,市场上除了以物易物,主要就是以布匹作为价。”“可是,"苻融语气加重,“徐州的布匹,实在是太多太便宜了,即便经过淮河、黄河、渭河长达数千里的水运,层层加价,运到关中之后,其价格依然低于咱们关中本地农户手织的土布。”

“结果便是,如今关中许多农户,家中的织机早已闲置不开。他们算过账,与其花费大量时间自己纺纱织布,不如把时间用来养鸡养羊,或者做些别的营生。等到需要向官府缴纳′户调’(布匹税)时,直接拿粮食或卖鸡羊的钱,去市场上购买廉价的徐州布′来上交即可!”“如此一来,朝廷仓库里收到的布匹数量,从账面上看或许和往年差不多,但同样数量的布匹,其能换到的木料、石料、匠人劳役却大幅缩水了至少两成!此消彼长,国库自然就难以支撑到夏税了。”苻坚听得目瞪口呆,他哪里能想到,这背后竟是如此曲折?徐州竞然靠着织布为币,直接把他的国库弄得空虚了?但,这些布又是真的在,也和以前没甚区别,怎么就价贱了么?苻坚深吸了一口气,问道:“那可否让朝廷按原价来买卖?”苻融委婉道:“这,若是如此,强行此举,怕是…不妥啊!”原价买,那就是强买强卖么,对普通人当然没问题,但许多石料、木料、车马、俸禄,都是朝臣的,真这样整,刚刚平静下来的朝廷,怕是又要闹了。“砰!"苻坚气得一拳砸在御案上,震得笔砚乱跳,“岂有此理!”他越想越气,也越来越渴望尽快将洛阳的新坊市建立起来,发展起西秦自己的纺织业,如此,便不必再受这徐州布的掣肘,任其一家独大!盛怒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想到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既如此,可否对输入关中的徐州货物加征商税?如此,既能抬高其售价,不使布贱,国库也能多些收入,或可渡过眼前难关?”然而,听到这个提议,苻融的表情瞬间变得不自然,他连忙劝阻:“天王,万万不可!此策绝不可行!”

“为何不可?"苻坚不解,这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应对之策。苻融不得不硬着头皮,压低声音提醒道:“王兄难道忘了?徐州的′千奇楼及其关联的各大商行,在我大秦境内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