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战,梦开始的地方。
尹江也是从去年的名人战开始,彻底从一个围棋新人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尹名人。
不过名人战其实只能算是小比赛,而且尹江也下不了几盘。
今年的名人战早已经开始了,但前边的环节尹江都不用参加。
他作为上一届的名人,这一届唯一的任务就是守株待兔。
等到整个名人战决出冠军,也就是今年的挑战者,然后尹江只需要把挑战者击败,就可以继续卫冕名人头衔。
一般来说,按照国内当前的棋手状态,尹江估计自己的对手大概率就是马小春或者刘晓光。老一辈的棋手里,聂伟平处于下滑期,基本是半退不退的状态。
马小春之下就是刘晓光和曹大源,俞宾的实力目前来说比这几位还要再差一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似欣欣向荣的华国棋坛,其实比霓虹也强不到哪去,甚至还不如霓虹。
霓虹起码还有老当益壮的六超撑场,华国这边除了马小春以外暂时一个能顶出来的都没有。如果不是有尹江,马小春八强的成绩就是本届应氏杯华国最好成绩了。
至于常浩,连亚军都还没拿到,还差得远呢。
除了名人战以外,就是天元战。
去年天元战是马小春对聂伟平,今年的天元战是马小春对刘晓光。
下半年再开始的其实已经可以算是明年的天元战了,和名人战规则差不多,获胜的挑战者向上一届冠军发起冲击。
嗯,其实也就是马小春。
国内的赛事,来来回回也就这几个对手了。
天元战和名人战对尹江来说其实没太多区别,最多也就是天元战需要比赛的场数多点,名人战场数少点。
如果有围甲就好了,起码棋赛能多点。
这年头国内的围棋发展确实差了点,国内比赛强度太低,国外比赛能参加的棋手又没几个,所以年轻棋手们除非像尹江一样变态,否则只能慢慢的在各种小赛事中磨出头。
尹江结束了采访,外边等着的一团人就都是熟人了。
常浩、罗溪河、古立等年轻一代。
马小春、聂伟平等老选手。
还有张扬,最激动的就是他了,大老远尹江就能看到张扬手舞足蹈的样子。
“恭喜啊,这就双世冠了。”常浩先开的口。
他心情还是很复杂,虽然按之前尹江的表现,这个世冠拿的就毫无意外。
但尹江真的拿到了世冠,这种心理上的刺激还是很足的。
可怜的常浩,还没开始世界赛的征途的,就已经先成年轻一代老二了。
“怕了没?”尹江笑眯眯的问。
这话虽然是问的常浩,但在场的人都有点不自然。
现在职业棋手不少,而且除了老聂以外,要么正值巅峰期,要么在上升期。
但是,怕了没?
怕了。
这谁能不怕?
尤其是尹江和李昌浩的最后两局棋,基本上是谁看谁沉默。
别说尹江了,就连被尹江从头压制到最后的李昌浩,大家也看不懂。
大家都是下棋的,现在看棋都看不明白,太伤自尊了。
“哈哈,你问小常干什么,你问问马小怕不怕。”
爽朗的笑声响起,果然最不在乎的还是聂伟平。
他现在的主要方向还是退居后方,帮大家打造一个更加合适的围棋环境。
推广围棋、提高棋手的待遇、优化棋手的训练环境,这些对他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之前开玩笑说让尹江当自己的徒弟,但那都不作数的,不过聂伟平对尹江的欣赏是实打实的。既然已经有了实力强悍的后辈,何必还要顶在最前?
圣人不好当,还是当老百姓最好,这句话聂伟平始终铭记于心。
马小春的回应也非常简单:“滚。”
不过马小春扪心自问,也的确有些怕了。
尹江和李昌浩还不一样,虽然尹江和马小春的三盘棋有两盘都是半目胜,但尹江对于棋盘的掌控力太变态了。
面对李昌浩,马小春经常会有遗憾的感觉。
因为回去复盘会发现很多自己处理不好的局部。
这里如果下好一点会多半目,那里如果挡住后边就不会被借用。
总的来说,是能看到获胜的路径的。
但面对尹江,似乎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对他全无威胁。
最开始马小春和尹江下完棋,还觉得有很多能调整的思路。
但现在半年过去,尹江的谱子越来越多,击败过的九段也越来越多,多变的风格反而让尹江越来越可怕了。
没有破绽,没有死角。
尤其是对于对局的理解,马小春觉得自己的天分都受到了压制。
中盘和官子起码都有迹可循,布局阶段实在太打击人了。
马小春只能用天分来形容这种差距,复盘都复盘不明白的东西,怎么可能在对局中下出来?“马小你别难过,棋力比小尹稍差,判断力比我稍差,都不算丢人,综合实力第二还不行么。”聂伟平得寸进尺的嘲笑,让马小春更郁闷了。
一提到这个他就更加不爽,棋力比不上尹江也就算了,这半年来也已经逐渐习惯了。
判断力比不上聂伟平是真的气,这老家伙明明棋力下降很多,怎么对局势判断能那么准?
马小春眉头紧锁,思索着其中玄机。
众人则是簇拥着尹江出去,今天是夺冠的日子,自然也要庆祝。
尹江赢了应氏杯冠军,又将有十几万的美金入账,现在是穷的只剩下钱的初段一位,今天自然是他请客李昌浩作为亚军,其实奖金不少,只不过棋力到了这种级别,比起钱来还是冠军的荣耀更让人沉醉。“东洋证券杯二轮快要开始了吧?”罗溪河问道。
“嗯。”聂伟平应了一声。
常浩脸色稍微有点黯然,他第一轮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