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性格稳重,而且还是老聂的学生,对老聂非常尊重,所以只要老聂发问,他就会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唯一一次比较叛逆,大概就是和张旋在一起的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常浩知无不答,但老聂这个问题问他未必能得到什么好的答案。
常浩连自己的棋力如何提高的话题都没找到答案,就更别提如何培养人才梯队了。
棋院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课题,老聂也想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找些解决方案。
今天他是正好看到尹江,就顺口问一下,其实也没想着能获得很好的思路。
不过他也确实希望从尹江这里能找到不一样的视角,而且无论是当年网棋软件的提议,还是尹江自己生活中的投资,他起码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尹江自然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无心后续走仕途的路线,如果不下围棋了,可能就会找个地方退休养老,带着张雪盈满世界转转。
但今天老聂问到了,他也有些自己的想法。
“有些”
尹江想了想:“不过可能很多都没法落地。”
老聂又点了一根烟,享受着烟雾过肺的平静感。
对于老烟民来说,无论有什么事,烟雾过肺的时候都很放松。
“我这不是单独找你问的么,行不行的我去找棋院再判断。”
“我感觉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让利。”
尹江虽然不是棋院领导,但却是人才梯队里最顶尖的棋手,所以哪里有问题他是切身体会的。“现在的比赛棋院抽成太高了,棋手们负担重,如果有什么挫折,很容易就会有放弃心态的。”“嗯。”
老聂呵呵笑了笑,这个显然是个摆在明面上的问题,而且看起来解决办法不多。
现在棋手们比赛的奖金都会被棋院按比例抽掉一部分,而且这个比例很高。
就以尹江为例,每次奖金虽然看着不少,但棋院一过手基本就要抽掉一半。
抛掉交税等部分,尹江每次到手大概也就三分之一多一些,这个损耗率其实相当的高。
而棋院其实也没怎么培养过尹江,平白就赚了一大笔。
不过对于尹江来说还好,他心态好,再加上拿冠军也比较轻松,抽点也就抽点了。
但对于别的棋手来说,本来想拿个冠军就吃力,甚至可能前四都费劲。
好不容易挤进去一次,还要被抽掉不少,实在很难有动力拼搏。
而这个问题属于棋院和棋手之间的利益之争,你多赚点我就得少赚点,所以老聂估计很难有实质性的改立
“可以稍作调整嘛,比如成绩越好抽成适当下调,不就能激励大家了。”
老聂翻了个白眼:“那样尹九段岂不是赚翻了。”
成绩越好抽成越低,那总拿冠军的尹江自然是收益最好的。
“呵呵。”尹江有点不好意思,但他真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不用让太多,让出一两个点就行了,因为这一点可能对于棋院来说不痛不痒,但对棋手来说就是平白的收入了。”
老聂若有所思的点头,这个就看怎么和棋院商量了,把握好尺度未必就不能让。
“技术层面呢?”
老聂当然也不会忽视这个,所谓的利益刺激那都是外物,能提高整体平均水平。
棋院不止需要整体水平提高,还需要最顶尖的棋手,而这光靠利润激励显然是不够的。
“大概就是系统化训练以及针对性研究了。”
“恩.”老聂略有些失望,这个就比较老生常谈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到了尹江的层次,天赋的权重太高了,天赋够了才能出成绩。
可能差点的棋手天天训练刷死活题,都没有曹燕子唱K吃火锅棋力提升的多。
“现在的训练其实不够系统。”
尹江看得出来老聂没当回事,就又重复了一下。
“嗯?”
“大家现在练棋,经常是随便找个人就来一盘,计时、规则都遵守的不好,这样到了正式比赛里其实会出现很多问题。”
老聂眼睛一亮,如果只是简单说训练不够系统那还有些笼统,但这样说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且这个理论,和马小春不谋而合。
棋院内部讨论过几次,马小春也是这个意思,认为需要规范棋手们的习惯。
这就有点类似于高考,高考制度现在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成体系的教育让大家能尽可能把天赋发挥出来。
针对性研究马小春也有提出,像李昌浩或者李士石这些棋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事先有所研究,很有可能在前期占据优势。
“这个我们研究研究。”
“还可以增加一些外界的训练,比如电脑辅助。”
“什么?”
老聂皱了皱眉,他知道尹江一直推崇电脑围棋,不过这个玩意现在其实还差的太远了。
“和人过手肯定还远远不够,但完全可以做死活题收录以及一些辅助性的内容。”
老聂没说话,但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已经让企鹅那边在开发了,通过电脑统一收录死活题,这样的训练总比拿着棋谱或者宝典一页一页打谱要高效的多。”
尹江这个建议和人工智能无关,现在这年代硬件能力垃圾,也谈不上人工智能。
他这个想法纯粹是利用些新时代的高科技来提高效率,当然也有一点自己的私心。
如果大多数棋手都通过这个训练,又有源源不断的人通过这个来录入死活题棋谱,那就能获得大量的数据。
现在硬件水平不够,但这些都是宝贵的积累,以后也都是培训狗老师的重要内容。
“这个..我也琢磨琢磨。”
老聂今天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东西,很多想法看着简单直观,但也很难想到。
而且这些手段都是组合起来更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