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小了说,是楮姥村再无借牛斗殴的官司在,往大了说,是为陛下的均田制,安了一副更结实的犁铧!”
“附籍之事,我今日就报上去。”王慎立刻表示。
萧然拿出之前张明德准备的担保书信材料这些给王慎,“劳烦王里正了。”
王慎接过材料,“不麻烦的,不麻烦的”
“小郎君,这曲辕犁我想一起带走,如果不能送回来,我赔偿小郎君,这已经不仅仅是小郎君的事情了。”
“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对待。”
“好,没问题!”
王慎很激动,这件事大功一件,虽然是萧然改进的,自己这个里正上报也有一定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必定载入史册了。
自己也有机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张明德激动的原因也有这个。
谁不想青史留名!
现在知道曲辕犁怎么做的,除了萧然就是三祖父了,只不过三祖父是半吊子。
没有萧然,需要再琢磨研究一下。
张明德,张锦禾还有张二丫几人比萧然还激动。
张明德拉着三祖父的手,“此事事关重大,谨言慎行。”
三祖父点点头,“阿兄,你放心,我不会乱说的,心里有数。”
张锦禾和张二丫看萧然的时候感觉都不太一样了。
王慎扛着曲辕犁也是一路小跑回到家里。
之前干农活也扛直辕犁,相比起直辕犁,曲辕犁轻很多,差不多少了五分之二的重量。
回到家里,王慎让家里人准备牛车,把曲辕犁装上。
新和村距离长安城二十多里地,不可能扛着过去。
其他人准备牛车的时候,王慎回到房间找来纸笔。
答应萧然附籍这些事情,肯定不能忘记。
要写清楚来龙去脉,萧然的事情不能隐瞒县里。
还有曲辕犁的事情也得如实上报。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
要去县里,自然是得换一身衣服的,仪容仪表这些不能含糊。
长安城西市
张记粮行
张怀才猫着腰,手持鸡毛掸子,在粮店的货架间仔细清扫着。
店里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香气,一袋袋黍米、粟米整齐地码放着,宛如坚固的城墙。
轻轻掸去袋面上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尘,习惯了如此。
秦氏抱着一个盒子,进入粮店,“阿郎,锦娘托人送来书信,还有盒子。”
秦氏不识字,只能给张怀才。
“好,我看看。”张怀才放下鸡毛掸子。
“也不知道阿耶和锦娘在村子里面最近如何. . ”张怀才打开书信,看到张锦禾的字也是皱起眉头,有点烂,惨不忍睹。
看到书信内容,张怀才不淡定了,连忙打开秦氏怀里的盒子。
看到雪白的大米。
“嗯?这稻米真白,何处来的?”
张怀才抓起一点凑近看了看,“说是村东张家兄妹给的。”
“那兄妹三个还能拿出此等质量的稻米?”秦氏不相信。
“锦娘还能骗你不成?准备一个盒子来,把这些稻米装起来,我得去一趟东家。”
秦氏有点舍不得,“都送了啊?”
“要不然你以为阿耶为何让送来,你以为是让我们吃不成?”
秦氏皱起眉头,“大郎读书辛苦,留点给他尝尝,未尝不可。”
“他辛苦个屁!有锦娘辛苦?”张怀才没好气的说道:“要不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
秦氏虽然不满,但是不知道怎么反驳。
冀国公府
武场里面,秦怀道拿着木棍耍的虎虎生风。
秦琼站在不远处看着,颇为满意。
老来得子,对秦怀道寄予厚望,也是倾注了更多精力。
管家秦泰抱着礼盒跑到秦琼旁边,“阿郎!”
“嗯,何事?”
“张记粮行的人送些稻米来”
秦琼没有要看的意思,“这种事情不用和我说,你看着办!”
“阿郎,这个稻米,不太一样,你看看。”
秦琼这才把目光从秦怀道身上收回,接过盒子打开。
“嗯?”这个米让秦琼一惊,一下子想到了之前水潭旁边那顿记忆深刻的饭菜了。
米饭秦琼没有吃到,李世民都没有吃,秦琼和程咬金自然也吃不到。
但是看到如此白的大米,秦琼下意识就想到了萧然。
很确定,这只能是萧然那种大米。
大唐的大米秦琼知道,不是这样的。
皇宫御用的大米也没有这样白。
“这个张记粮行的人,是何来历?”秦琼连忙询问。
“阿郎,张记粮行的张怀才是楮楮村的人,府上有地在楮佬村,也是这家人承包去种的”
“楮姥村 . .”秦琼点点头,“那就对了,拷姥村.”
萧然所在的水潭就是楮姥村,那个水潭和那边的山都是秦琼的。
开始的时候不是,秦琼发现那个水潭钓鱼不错,这才买下来的。
只是现在秦琼自己不能随便去了,李世民对萧然感兴趣。
秦琼自然就得退避一下。
“把这个给夫人,让她送宫里去给皇后殿下 .”
秦琼知道李世民肯定稀罕这个稻米,但是自己给不合适。
自己亲自送有点投机取巧,献媚的感觉。
秦琼要是自己送给李世民,魏征估计就得参他一本,再怼李世民一顿。
立政殿
案桌上的盘子里面还有切好的西红柿。
不会炒菜,只能当水果吃了。
红袖迈着小碎步,抱着一个礼盒进入前殿,“启禀殿下,冀国公夫人送来礼盒。”
长孙皇后放下书籍,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好端端的怎么送礼。
旁边的李丽质看着书,时不时看看两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