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家的,你们家的是不是一斤油和五斤米?”
“是啊!这街道办真不错,刚成立就给我们这些贫困户发福利,以前得过年的时候才有。”“那可不,我听说人家烈屠不光有米和油,还给发水果罐头和肉呢?”
“真的假的?”
“骗你干什么,咱隔壁院里,不是有个王老太?人家就是烈磨,我刚才还特地过去看了呢,待遇可比你们这些贫困户好多了。”
“那是人家该得的。”
“老太太,您是不是也是一斤油和五斤米啊?”
后院。
屋里的聋老太听到外面的议论,忍不住出来看了下。
结果一冒头,就直接被刚才说话那人当场cue到,瞬间黑着脸,一声不吭的转身回去了。那人见状,忍不住嘀咕道:“哎,这老太太,怎么回事?收到了街道办发送的慰问品,都还这么不高兴?”
“这你还不明白,想想你自己刚才都说了什么吧!”
“这……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
“得得得,算我多嘴,就不该问那一句,我也没别的意思。”
“瞎!这老太太脾性大,咱们还是少招惹点好。”
“对头!”
屋内。
外面的对话声音依稀传入,本来就不高兴的聋老太,脸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一旁的秦淮茹见状,忍不住安慰道:“老太太,您别在意,她们就是见不得人好,嘴巴闲得很。”“就是,太太您别管她们。”
贾东旭闻言,立马跟着附和道。
自从这段时间,傻柱对聋老太态度冷淡之后,聋老太反而主动跟贾东旭他们亲近了起来。
以前聋老太看不上贾家和贾东旭,因为但凡有好吃的,他们总喜欢自己藏着,从来都不会主动跟她这个老太婆分享。
不像以前的傻柱,别看平时大大咧咧的,但对她这个老太太嘴特别甜,总是能逗她开心,关键有钱是真买肉和炖肉给她吃。
而且傻柱的厨艺好,哪怕就是简单炒个白菜,都比别人炒的好吃。
有一说一,这点是真没人能比得了。
哪怕是易中海两口子,也做不到这样。
平时的吃喝,大多是王桂花做好了送过来,但老是清汤真水的,连点油星子都不多。
奈何何大清上次回来之后,把易中海的那些事情都给抖落了出来,害得她也跟着受牵连。
那件事情之后,傻柱就不太搭理她了。
聋老太像以前那样过去套近乎,试图唤醒他对自己这个“长辈”的尊敬,结果反而碰了个硬钉子。眼下的院子里,除了贾东旭之外,已经没有哪个年轻人把她当回事,哪怕聋老太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也别无选择。
她都一把老骨头了,虽然现在还有自理能力,但平时都习惯了王桂花的照顾,没了傻柱这个备选方案,易中海和贾家已经彻底绑定在了一起。
自己在四合院的房子,反正都带不走,还不如卖贾家个好。
这样以来,还能多一个秦淮茹来照顾自己。
想要她的房子,自然不能什么都不做,怎么都得付出些东西。
钱粮这方面,贾家肯定舍不得,何况他们自己现在都需要易中海月月帮衬,就只能出人出力,让秦淮茹平时多过来帮她打扫打扫屋子,洗洗衣服什么的。
之前易中海过来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虽然没有说得太直白,但聋老太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也默许了这个方案。
“东旭,淮茹,你们别安慰我,我可不是稀罕那些东西。”
“真想要啊,我也能有!”
“只是我不稀罕占国家便宜,也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你们怕是不知道,当初战乱的时候,老太太我在城里可是救过地下说的。”
“当年紅重长征穿的草鞋,这里面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这紅重穿过我做的鞋,爬雪山,过草地。”
“这后来啊,八路也穿过我的鞋,打小鬼子……”
随着聋老太说着这些,脸上的表情,愈发得意了起来。
然而。
屋里的贾东旭和秦淮茹,却是听得目瞪口呆。
感到十分不可思议的贾东旭,忍不住看向聋老太,惊奇的问道:“太太,我可是从小就长在这四合院,这些事情我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起过呢?”
“那会儿啊,你才会打酱油呢!”
说了一句后,聋老太又有些傲娇的表示道:“再说了,当时这种事情,是能随便让人知道的?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你想害我老太太啊?”
“太太,我可没这意思,不过后来解放了,怎么也没听您提起过?”
贾东旭忍不住纳闷。
“都说了,我不想占国家便宜。”
聋老太瞥了贾东旭和秦淮茹一眼,先是自我标榜一句,又“宠辱不惊”的开口道:“再说了,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再提这些也没什么意思,看到如今国泰民安,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太太,您是这个!”
贾东旭闻言,直接对着聋老太竖起一个大拇指,随后又好奇道:“太太,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当年紅重长征,好像没经过咱们这边吧?您是怎么把鞋送到紅革手里的?”
“听话不仔细了吧?”
听到贾东旭提出这个刁钻的问题,聋老太有些不悦,当即拿着拐杖敲了敲贾东旭的脑,凿凿有据的说道:“忘了老太太我还救过一个地下说,当时就是托他替我给紅重捎去的!”
“哎呦,还真是……太太您看我。”
被聋老太打了下脑袋,贾东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仿佛被聋老太敲打,是多么亲近的举动,是多么荣幸的事情一般。
在屋里几人都笑起来的时候,忽然从外面回来的易中海,脸色却是有些不好看。
“中海,你这是怎么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