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杂志社。
王传洪紧赶慢赶把《我的团长我的团》拿了过去,是王蒙和刘心武出来接见。
王蒙也是老作家了,创作十多年了,作品有《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算是意识流代表作家。这老人家应该算是比较认真写作的作家,最近几年也挺出名的。
“王同志。”
“王主编。”
“这次是来给你们交小说的!没想到李有思同志一个月时间不到,就把小说改好了。”说完王传洪把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给两人递了过去。
王蒙没看过小说,小说本来是给刘心武改的。他推给了刘心武:
“写的是军事吧?小刘,还是你负责吧!上次也是你改的。”
刘心武点头接过小说的稿子。
王传洪说道:“那刘同志,你先检查一遍,没问题了我再离开。”
刘心武拿起来小说的稿子就开始看起来,自然不是阅读全文,而是着重看看修改的地方是否符合,没多久他点头称是:
“改的没什么问题。就这个版本可以发表了。”
“那能不能给这篇小说提提速?五月份能不能看到这篇小说发表?”
“五月份?”王蒙有些意外:“不过五月的小说才刚刚定版,得瞧瞧质量在说话。”
王传洪说道:“这是首长的意思。”
“老刘?他说的?”王蒙问。
“对。”
搬出来刘白羽,王蒙依旧没有松口。
“《人民文学》能插队,但是得看质量,我现在无法做出来承诺,等我看看小说再说吧!”其实什么杂志社都和《北平文学》一样,只要写得足够好,比前面的人都好,就能在定版前全部撤下来。
现在才五月初,《人民文学》二十号发刊,除去印刷所需的十天时间,至少还有五天足够他们考虑是否能撤下来。
王传洪说道:“好的,那我先离开了。”
话反正是带到了,至于到底插队行不行,还得看《人民文学》的。
等着王传洪离开了,王蒙自然拿起来《我的团长我的团》,问了句:“老刘,你看了吗?这小说有资格插队吗?”
刘心武顿了顿,实话实说:“文学性也许不太够,但是这是一个足够优秀的故事。我感觉勉强,不过加上作家是最近大火的李有思,那就没问题了。”
“实话?”
“嗯。”
“那我看看,看完了再做决定。”
王传洪是上午来的,从上午交了稿子直到下午的时间里面,王蒙都在看小说。
《我的团长我的团》因为是缩减了一些电视剧的内容改写的,所以故事的内容十分的紧凑,剧情起伏不断。五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
王蒙喊了一声刘心武:“老刘?五月刊定版了吗?”
“定了,不过还得过两天才去印刷呢!”
“那拿这篇小说定版吧,质量上乘,把这一期的小说全部移到下一期去,腾出来的位置就交给《我的团长我的团》吧。”王蒙揉了揉眼睛吩咐道。
刘心武笑起来:“那是好事啊!”
毕竟这是他编辑的作品,当然是好事。
崔道义、周明这些编辑就小声抱怨了几句,但是碍于这是总政的命令,而且王蒙也给了指示,只好一个杂志社重新加班加点。
把定版的五月刊换上去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三十万字,使得这一期的杂志变得出奇的厚实。
北平这个地方特尴尬的一点就是,地方部门和中央部门在一起,比如北平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电视台和北平地方电视台。
包括总政文化部和这北平军区战友歌舞团。
感觉好像多余了,又好像没多余。
北平军区战友歌舞团,文艺创作室里。
臧云飞进入了办公室,点了一根烟之后,打开了刚刚收到的信:
“于海?都是北平的,还搞个信,这么正式干啥啊?”
打开信,信里面大概告知了臧云飞这个事情的来历一一有个歌写得很不错,但是军乐团不能演奏,于是就给扔到战友歌舞团来了。
里面夹了一张乐谱。
“《军中绿花》。”
臧云飞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后世还成为了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名下很多经典的歌曲《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一二三四歌》也确实厉害,阎维文这嗓子太适合唱军歌了,这些军歌由他来唱特有气势。*“这歌,有点民谣的感觉,虽然是俗气一点,但是感情在里面,挺真挚的感情的!”
减云飞说道:“晓岭你看看这首歌。”
王晓岭也是一个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不过是最近的进来的,属于小辈,代表作有《三唱周总Ii》《风雨兼程》和《咱当兵的人》等,后来曾任该歌舞团团长。
“好的臧老。”
王晓岭打开歌,同样是十多分钟过后,她有些意外的转过头来:“这有点民谣和山歌调子在里面?不过说不上来的……歌词却意外的搭配!”
“挺有趣的吧?军队里面的民谣,这小子是个人才!”
“您写的?”
臧云飞摆摆手:“我这种脑子固化了,写不出来这种歌。是于海推荐过的,他说总政军乐团唱不了,可惜了,就递给我们战友歌舞团了。”
“哦!你觉得怎样?可以给团长问问?”
“行。”
两人一合计,拿着这个新歌曲上交给了团长。
团长姓李,也是老干部了,人家看不太懂,两人就壕了两嗓子给他听,最后才问道:
“这歌是总政来的,那边演不了,团长您看看这歌曲怎么样?”
“我也不懂啊,不过你们谁觉得好?”
减云飞点头,王晓岭也点头。
好吧。
一位编曲,一位填词都感觉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