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拙政园了!”
“嗯,你一个人,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陈小旭撇撇嘴。
“你来我这里,都是我给你做饭,没见过你照顾我。”
张丽看了陈小旭一眼,笑道:“你还说来帮忙,倒麻烦别人。”
陈小旭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她右手撩撩头发:“这叫做啥呢?陪伴治疗,你看看,跟着我待久了,他是不是现在身体好多了?”
两人聊着天斗嘴,李有思确实觉得院子里面养两只小雀的话,叽叽喳喳的会让人心情好很多。正巧,门外又响起来了敲门的声音:“李先生在吗?”
听这个口音,带着一点台湾的那种腔调,男版的夹子。
李有思走过去开门。
一位穿着西装,一位卷毛混混。
卷毛是原本院子的主人小刘:“李先生原来在家,这是我朋友,魔都来的叫小董!”
“李先生好!《收获》应该通知过您吧??”
前几天,《收获》杂志社给李有思打过来了一个电话,提前说过,有一位华侨友人要来找谈一谈《追风筝的人》出版美国的事情。
其实就是谈谈价钱。
李有思自然没意见,这本书先开始写出来的时候,其实他就有一点心思是瞄准国外的。
所以它在国内的影响力没有前两本那么大。但是却是第一个出国。
谈出版国外,原本他还想自己联系一下《中国文学》看看呢,但是竞然人家华侨愿意自己帮忙,那无所谓了。
再说了,就和老董说得一样,这是传播国内文化,属于好事情,在这个国内有些自卑的年代,畅销国外也是一件好事情。国内的文协和文联都是大力支持李有思的小说出版国外的事情的。
“你好。快进来吧。”
小刘进了屋子,看着屋子多了很多生机,有猫咪有小狗,有白玉兰有梨花树一一甚至还有两个美人。“老师雅兴。我这屋子倒是在我手里有些糟践了,幸得给了您。”
“我一个人无聊,喜欢搞些有的没的。聊稿子的事情吧。”
李有思坐下来。
张丽给几人倒茶,陈小旭看了一眼,跟着宝姐姐一起去书房看书了。
“《追风筝的人》到时候会翻译成为英文版,由我们的华侨商会的常青书局出版公司出版。”这个常青书局是一个华人产业。
它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经营中国出版物和文化产品的综合性文化公司,也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美总代理。其业务范围包括在北美地区发行中国出版的中英文书刊、书画、工艺品,经营北美书刊出口中国的业务、市场研究、版权代理等。
以前很少直接出版这种文学类书籍,这次是特例。
“翻译工作,在中国作家协会完成,已经由协会的同志对接完毕了。”
《中国文学》得知人家要出版去国外,自然就一手接下来了任务,正常的千字十元稿费就可以了,人家干得主要是宣传工作,不在意这点稿费。
“现在是想来询问一下,您对于这小说出版的意见,或者是说,你需要多少钱,愿意把在北美的经营权让给长青书局。”
李有思淡淡说了句:“谈版税吧!”
今天脑袋晕乎乎,才晚了一小时